跳到主要內容
行政總監網誌《摯誠.志成》

創意運用空間 改善居住質素

每個人都渴望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安樂窩、舒適的生活空間,但大城市在人口密集和高密度發展下,住宅單位面積愈趨細小已成為現象,在缺乏可供開發土地、採取高密度發展策略的香港也不例外,與世界其他城市面對同樣的難題,而亦同樣需要在有限居住空間內,尋找改善居住質素的方法。

近年來本港俗稱「蚊型盤」或「納米盤」的新盤迷你單位有如雨後春筍,這些單位的實用面積一般是少於200平方呎的開放式或一房單位。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最新統計[1],去年全港新落成的私人住宅單位中,有3,937伙的實用面積是少於429平方呎,較2013年的1,423伙增幅達2.8倍。供應源自需求,迷你單位如開放式或一房單位現象成風,其中一個主因是本港家庭形態出現結構上的改變,政府統計處早前公布最新的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數據[2]顯示,在2006年至2016年間,全港一至二人家庭住戶的數量,已由90多萬大增至近113萬戶,換句話說,這數以萬計的小家庭對住宅市場必然造成一定的需求。不少年輕夫婦期望盡早擁有自己的居所;較有經濟能力的單身年輕人也有自置物業的需求。他們大多主攻細單位,形成市場上對細單位的殷切需求。

香港可開發的土地資源有限,尤其在發展密度早已飽和的舊區中尋覓尚未開發的土地更是絕無僅有。在地價和樓面呎價高企的情況下,為迎合市場需求和市民的購買力,發展商因而在單位的面積空間上作出調整,增建較多細單位供應;而熱烈的銷售反應,亦顯示市民對房屋的強大需求。

我擔任了市建局行政總監十個多月,發現市建局一些已開展土地收購的地盤,面積不足以作具規模的重建,不少更只能重建為單幢式樓宇。面對市場對住宅單位的龐大需求和重建項目已沒有增加地積比空間這兩難局面,細單位無可避免地成為了主要的單位供應來源,以配合市場需求。雖然這是大勢所趨,但市建局於早年已要求發展商,在與局方合作發展的地盤所提供的單位,扣除露台和工作平台後的單位實用面積,不得少於260平方呎,以確保單位有合理的作息和生活空間。

面對居住空間愈趨細小的現實困境,我和我的團隊亦思考如何在有限的空間發揮創意,在我們的重建項目加入新元素和構想,為市民的居住環境、特別是在細單位中善用及創造空間,讓市民生活得更舒適。

我們其中的一個想法是在樓宇內為住客提供共用設施,讓住戶可在他們的單位內騰出更多空間作其他用途,這構思包括利用大廈的平台或地牢位置,設立共用儲存空間(Community Storage Spaces),讓住戶把季節性的物件,例如衣物、被褥、暖爐、抽濕機等不屬四季常用但佔用較多空間的物品存放到大廈的「共用儲存空間」,既可省卻尋找額外儲存空間或租用迷你倉的煩惱和開支,方便住客寄放和提取之餘,又可釋出住宅空間。再加上若在項目開始建築時便將這種「共享設施」好好規劃為樓宇的一部分,就能有效地為空間創造實用的功能,改善居住環境之餘,也能為樓宇增值。

由於香港樓宇密集,一般單位室內可受日照的時間不多,加上春、夏兩季潮濕多雨等因素,很多家庭已習慣在有需要時將衣物送到洗衣店「磅洗」;而隨著香港人工作繁忙,自助洗衣店也漸漸在香港發展,並作24小時營業。在這個現象下,我們估計一般成員不多的家庭,尤其是一人或年輕夫婦的二人家庭,一星期可能才使用洗衣機一至兩次。我們另一個「創意空間」的構思,是在大廈設置自助洗衣的設施。由於現在大部分新建而具有開放式廚房的住宅,其洗衣機都安裝在廚櫃內,而開放式廚房一般欠缺儲物空間,因此,我的團隊認為如能夠在大廈內加設一個自助洗衣房,設置洗衣機和乾衣機並以經濟的成本價供住客使用,便可以騰出擺放洗衣機或乾衣機的家居空間作其他用途。

針對改善居住空間的問題,市場早已催生不少創意的傢俬設計,增加空間。由過往梳化內設儲物空間或拉出成為雙人睡床、茶几變身成4人飯桌等的智慧傢俱(Smart Furniture),發展成近年的機械式傢俱 (Robotic Furniture),均朝向增加實用空間的目標。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3](MIT Media Lab)早於2014年,已開始研究如何提升微型生活空間的質素,設計出集多功能於一身的機械式傢俬系統,融合電視櫃、電腦桌、儲物櫃、衣櫥、書櫃和床舖等家居設備,特別適合開放式及一房的小型單位使用。這些機械式傢俱的大小有如一個組合櫃,連接著藏於單位地面和牆身的路軌,配合驅動式的移動功能,可作為靈活改變單位內不同用途空間的間牆。當用家有需要時,簡單的按上幾個按鈕,整組機械式傢俱便會隨著用家指示的方向移動,拉出自己需要的傢俱部分,善用空間。例如在日間住客使用客廳時,睡房空間大部分時間空置,這組機械式傢俱便可以移向睡房位置,而對著客廳的一面可以作為電腦桌或電視櫃,到用餐時又可以拉出摺合的餐桌,增加客廳的可用空間;到晚上休息時,住客可以把它移向客廳,縮小客廳佔用的空間,拉出睡床和轉出床邊櫃台,形成一個寛敞舒適的睡房。透過智能科技,即使在細小的單位,住客亦可以靈活地盡用空間,為空間增值,改善生活。

在面對客觀現實環境下,我和團隊抱著「發揮創意」和「資源增值」的信念,構思出以上「實而不華」的建議,希望改善市民的生活環境和質素。然而,以上兩個需要佔用大廈位置的洗衣房和儲物空間,尚有一些可行性和技術問題要解決,例如其空間設計如何既可以方便住客使用,又能配合大廈的消防設施和要求等。另一方面,由於現行的《建築物條例》並沒有相應的樓面面積寬免,在發展項目的總樓面面積一般都是固定不變的情況下,如選擇為住戶提供這類共用設施,便須要犧牲部分的住宅樓面面積。

另一方面,我的團隊亦就著在細單位內引進一些機械式傢俱 (Robotic Furniture) 作研究,透過這些用途更多元及更「慳位」的傢俱,創造空間。不過這亦涉及設計圖則的調整,亦一定程度受制於樓宇及單位內的間隔形狀。我們現正構思在市建局項目內的開放式或一人單位的示範單位,嘗試使用機械式傢俱增加單位空間的設計概念,看看它的可行性和用家的接受程度。

雖然我們的住屋空間漸變有限,但創意是無限的。我期望將各種有助延展生活空間、改善生活質素的創意概念,融入我們的發展項目。要達到這目標,我們一方面會貫徹「實而不華」的原則,不以豪華裝修吸引市民,而是利用創意和智能的設計和傢俱,充分實踐善用空間的方法;另一方面,如現行政策和私人發展商能夠為這類特殊的「共享空間」作適當的配合和推動,為空間增值,讓居民住得愜意,相信在土地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仍可改善居住環境,提升生活質素。


[1] http://www.rvd.gov.hk/doc/tc/hkpr17/05.pdf  (《香港物業報告2017》圖表6:私人住宅-不同面積單位落成量)

[2] http://www.bycensus2016.gov.hk/data/16bc-key-statistics.pdf (政府統計處: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主要統計數字)

[3] http://cp.media.mit.edu/cityhome/ (MIT Media Lab: 200 square-foot City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