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行政總監網誌《摯誠.志成》

經濟民生穩定前行 為市區更新持續發展奠基石

我在上一篇網誌,提出香港的經濟正面臨嚴竣考驗,市建局面對不在其控制範圍的因素,必須盡早建立「5R規劃儲備」,以便審時度勢,順應社會和經濟環境出現的變動,適時調整業務策略和執行模式,使市區更新的工作持續發展。

過去三年,我在網誌分享了不少關於推展市區更新時遇到的困難與挑戰,以及市建局應對的策略,希望有助各界加深對市建局的角色和業務策略的理解。這段期間,我知悉一些評論及意見,認為市建局需要改變其角色與定位,轉變為以供應公營房屋單位為主的機構,同時亦要調整原來財政上維持自給自足的營運模式,由政府向市建局作財政支援。我認為這些評論,某程度上並沒有從「根本性」問題著手,分析市區更新的本質所需以及讓其持續發展的主因。

一個城市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建構成良好的硬件設施供市民享用;但經年累月的使用,基礎設施總會老化及不敷應用,需要保養維修及更新。然而,城市更新需要龐大的資源(包括財政和土地資源),市民大眾又有沒有為城市硬件的持續更新做好資源上的儲備呢?要在財政及資源上做到自給自足,並非任何一個單一機構可以應付,而是社會整體作出的承擔。要達致做好資源撥備以應付城市更新的目標,有三個根本性問題必須正視和處理:

i.   維繫社會穩定以保經濟民生持續發展,是創造資源投入市區更新的先決條件;

ii.  有充足的額外土地,以應付城市更新和處理調遷安置的需要;及

iii. 為市區更新創造有利條件和環境,包括為未能配合發展需要的法規機制,拆牆鬆綁。 

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

過去香港之所以能建設完善的城市硬件和基礎設施,所耗費的資源並非「從天而降」,而是由政府從不同渠道的稅收積累而來,「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而香港一向奉行簡單稅制及低稅率,公共資源主要用於社會的基礎建設和推動經濟持續發展,改善整體環境、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至於私人樓宇物業,屬市民自資購買的資產,業主擁有業權亦同時需要負起樓宇日後維修保養的責任。

故此,政府和市民皆需分擔責任,為城市已建設的硬件和他們個別的私人資產,做好儲蓄,撥備作日後更新保養之用,這才是整體持續優化和更新發展的核心。不過,若社會環境和經濟發展不穩,以致影響經濟民生,連就業和生計也受影響的話,試問政府和市民又如何能有充裕的資源為日後硬件更新重建作儲備?

尤記得在2003年經濟逆境時,建造業是經濟的重災區,不但新建築地盤工程停頓,不少樓宇亦縮減甚至叫停原來的保養維修工程。根據當年的統計處數字,2003年香港整體樓宇維修保養工程的總值,較1997年時下跌三成,令到舊樓失修問題進一步惡化。經濟逆境一方面導致政府整體收入下跌,但另一方面,政府則需要多撥資源實施不同的紓困和扶貧措施,協助市民渡過經濟困境;如此,投放於民生設施與基礎建設以及開發土地的支出,難免會受到影響。若經濟無法保持穩健增長,社會便缺乏條件為城市硬件的更新作儲備,所造成發展滯後的影響,將會是深遠而跨代的。

市建局現正進行的「油旺地區研究」,正正就是針對老舊失修地區,透過不同的策略和規劃手段,重新安排發展布局,促進改善舊區已建設的環境,此舉涉及非常龐大的財政和土地資源。我早前在網誌中已提到,若市建局要在未來25年,重建「油旺地區研究」範圍內約3,000幢樓齡超過30年,而地積比已用盡或所餘不多的樓宇,單單是收購成本將會超過11,000億元,以市建局由成立至今的18年亦只能累積470億元(包括政府在市建局成立時的100億元注資)的淨值資產來說,根本不足以應付這3,000幢樓宇的收購成本,更遑論處理香港舊區更新?當中涉及的龐大開支,對市建局及政府來說,屬公共資源,最終都是要由納稅人支付。

故此,當考慮市區更新所涉及的資源根本來源時,這不僅是管中窺豹的只看市建局的財務狀況,或簡單一句由政府作財政承擔,便可解決問題。歸根究底,這都與社會環境和經濟發展,及與規劃運用整體公共資源,有莫大的關連。

釋出土地資源應付不同需要

至於部分評論認為應該改變市建局的角色,主張部份市區更新項目應用作公營房屋,並由政府在財務上支援。如此,項目所需的龐大收購及發展成本,便必然由公帑來支付,最終亦是由市民來「付賬」。

事實上,《市區重建局條例》賦予市建局的權力和工作範疇,涵蓋面相當廣闊,當中就成立市建局的宗旨便闡明,要更良好地利用香港已建設環境中失修地區的土地,並騰出土地以應付各種發展需要。我認為,只要社會有充裕的土地和財政資源撥備,並在不影響市建局的法定職能及舊區更新工作進度的前提下,市建局並不需要作任何角色的改變,也可以進行與舊區更新相關的各類型發展項目,包括提供有資助成份的房屋發展,配合香港整體社會不同的需要。我們甚至可以研究為俗稱「七年樓津貼」的收購政策,尋求替代方案的可行性,在騰出可發展的土地上興建樓宇,以「樓換樓」的方式取代向業主提出「七年樓津貼」的現金補償。此舉除可大幅降低項目的發展成本,亦能為受影響居民提供合適的安置住屋。

土地資源支援更新

過去數十年,香港建立了良好的城市硬件,已建設土地面積達270平方公里,佔香港總面積四分之一。但已建設環境和設施,總要面對老化問題。要有效處理,最理想的方法是配置額外的土地資源,以支援更新重建的需要。

簡單假設我們有同等面積(即270平方公里)的額外可發展土地,便可以進行全面的遷置,繼而一次過騰出大片土地作重新規劃、建設和發展,問題的複雜程度會大大降低。正如早年政府透過填海造地,拓展市區範圍,大幅地增加可發展土地的面積,應付城市發展的需要;若然只有一半面積的額外可發展土地,我們亦可以分階段形式進行重建,逐步更新社區。當然,以上的論述是將複雜的問題以簡單的假設來說明,讓公眾較易明白市區更新必須要有額外土地支援,更需要有系統地分階段進行的論點。

而分階段進行的更新,必須要有周全的整體規劃,土地面積與分佈不能太分散零碎,否則無法創造規劃裨益;而實施的時間表亦不能拖得太長,否則在整體重建周期尚未完成前,首批更新重建的設施便已出現老化。我在上一篇網誌提到的「規劃儲備」,正好為分階段實施的城市更新發揮功用,為目標地區預先進行更新的規劃研究和各項技術評估,深入了解當中所需的財務及土地要求,以便適時地因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並按當時的可供資源,分階段開展更新項目,縮短每個階段發展的時間。而我們在「油旺地區研究」為進行地區更新制定「市區更新大綱發展概念藍圖」時,亦以三個不同發展密度作研究基礎,建立「正」(保持地區現有人口但增加發展密度)、「負」(降低密度)和「零」(維持現有規劃框架容許的發展密度)三個方案, 以掌握不同方案所涉及不同程度的資源需要和所需應用的規劃手段。

拆牆鬆綁 促進高密度發展舊區的更新

然而,要在缺乏額外土地資源及財政支援的情況下,在舊區進行更新重建,便需要從根本入手,探究現行機制可以充分發揮的空間,並檢視現時部分未能配合長遠發展所需的舊法規和程序,拆牆鬆綁,以制定更高效的執行模式,才能達致有成效的舊區更新。

過去我在網誌和與傳媒交流中已多次提到,要在人口和經濟高度密集的舊區進行更新,並在欠缺額外土地供發展和調遷安置的困局下,我們更需要以革新的思維、更靈活的規劃手段,包括地積比的整合和轉移、局部及適量的增加密度以提升發展空間、開拓地下空間令一地多用等,釋放舊區現有土地的發展潛力,為城市更新創造資源和有利的環境,減少對額外配置資源的需求。如此種種,均需要從現時的法規機制中作深入研究,為窒礙長遠更新發展的部分拆牆鬆綁,才能有效配合城市更新的長遠需要。這也是推行「規劃主導」與建立「規劃儲備」的主要原因。

莫讓舊區老化問題鞭長莫及

市建局油旺地區研究為該區制定市區更新發展概念藍圖、發掘蘊藏具獨特地區風貌和經濟特色的地帶作深化研究,成為不同功能的「節點」,以及為長遠市區更新建立「5R規劃儲備」等等,皆屬於市區更新的規劃策略和執行手段。然而,若沒有穩定的社會環境、能持續發展的經濟,以及市民穩定的收入,則無法創造足夠資源以投入市區更新,那麼,就算有這些前瞻性的策略和手段,也只能一籌莫展,對愈益嚴竣的舊區老化問題,亦只會是鞭長莫及。

市區老化問題千頭萬絮。要處理這難題,若不從上述三個根本性問題著手,觸及市區更新問題的核心,而只在市建局角色及財政管理等狹隘的層面作議論,只會藥石亂投,無助處理舊區環境、改善市民生活。市建局現正進行的兩項新策略研究:「油旺地區研究」及「樓宇復修新策略研究」,旨在深入透徹地掌握問題的深度和廣度,聚焦處理問題的核心,提出更全面宏觀及具前瞻性的應對策略。我期望當這兩項研究完成後,盡快與社會分享研究成果,共同集思廣益,為市區更新的持續發展尋求切實可行而具成效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