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行政總監網誌《摯誠.志成》

善用智慧科技 改良工程設計 提升中環街市設施水平

我在上月的網誌分享了中環街市正在分階段進行主體混凝土復修和加固工程的進度,其中位於2樓、現時連接半山行人扶手電梯及恒生銀行總行的24小時行人通道的復修工程亦即將展開。為此,於12月24日(星期二)起,該部份需要暫時停用,而市建局亦預備了新的臨時通道,令在工程期間,行人通道可繼續保持運作,方便公眾人士。

中環街市大樓作為一項重要的公共資源,市建局從大樓的保育活化規劃,以至工程施工階段所需要的臨時措施安排等,都會審慎籌劃。以這條臨時通道為例,雖然只屬臨時改道工程,但我們應用創新科技,制訂施工計劃,預早解決地盤遇到的問題,盡量縮短工程時間;通道兩邊出入口和沿途,亦會有充足的照明和路線指示,方便市民了解改道詳情並減低對途人日常來往的影響。我們預計,使用臨時改道的安排大約需時七至八個月,預計至明年第三季第一階段的工程完成後,市民便能使用翻新後的永久行人通道。

ura photo

ura photo2市建局應用三維電腦模型來模擬24小時行人通道的施工計劃(上圖),提升工程效率;目前通道出入口已張貼告示和路線圖(下圖),方便市民了解改道詳情。

革新中環大樓措施 方便市民使用

此外,我們亦藉著全面翻新中環街市大樓的契機,革新大樓內為市民提供的各項設施,例如翻新後的行人通道,會增設一個公眾洗手間設施,日後與新通道同樣24小時對外開放,方便市民使用。雖然新洗手間的設計和管理,對整個龐大而複雜的中環街市保育活化工程來說,只是一項細部工程,然而,我們亦不會忽略當中的設計。市建局團隊更為此,特意了解多個海外城市在提高洗手間服務水平的案例和經驗,希望盡量完善街市大樓新洗手間的設計和內部各項衞生設備的規格,期望透過革新大樓的公眾設施,以及提升其管理效率和保養水平,可為市民提供更舒適的環境。

在永久行人通道完成復修後,會與新公眾洗手間同時開放予市民使用,屆時,街市大樓現位於德輔道中的公廁便會關閉,以開展第二階段的復修工程。現時運作中的公廁的使用率十分高,是地區居民、上班人士和旅客所需的基本設施。市建局在接手街市大樓的管理後,已增撥資源改善廁所的抽風系統和更換馬桶等設施,以及安裝空氣淨化器,改善環境和衞生狀況。去年有地區組織進行了一項公廁調查,結果顯示,中環街市公廁在改善設施後,衞生評分是中西區所有公廁中最高,反映我們過去在提升公廁管理的工作,得到社區認同。

然而,由於該公廁屬於90年代的設計,在原來空間的建築限制下,不能增加額外的衞生設備,滿足公眾頻繁的使用需要;公廁亦難以全面更換現代化的抽風系統和排氣管道,徹底處理內部異味積聚的問題。因此,市建局在計劃活化街市大樓的同時,亦一併全面革新洗手間的設計和機電配備,提升整體環境和服務水平,以配合活化後中環街市成為城中一個新地標這項目標。

在設計新洗手間的佈局和衞生設備時,我們除了要依據香港建築法規訂定的規劃標準外,亦參考一些海外經驗,當中日本屬於發達國家之中,洗手間服務水平較高的地方,當地建築業界致力推動洗手間服務水平的提升,加強國際城市的形象。在設計中環街市大樓的洗手間期間,剛巧有一位在日本留學攻讀建築和環境課程的香港學生休假回港,獲聘到市建局實習,於是,這位學生便發揮所長,協助我們蒐集日本當地關於洗手間設施使用的研究,進行翻譯及篩選,並分享甚具參考價值的資料和數據,讓設計團隊能準確掌握重點,提升在這方面工作的效率。我們將配合街市大樓的建築規劃和內部空間佈局,在外在條件許可下,盡量達到日本洗手間的設計標準,從輪候時間、設施便利、衞生環境和有效管理這四個層面,進行優化。

為提升至日本在輪候時間方面的設計標準,我們將增加中環街市大樓內各層男女洗手間的廁格總數,較香港訂定的標準再增加約3成;考慮到女性輪候使用洗手間的時間一般較男性長,故此會較大程度地增加女洗手間的廁格數目,使男女廁格比例,由香港標準的1比2, 提升到大約每1個男廁格便有3個女廁格,並達到女性輪候使用時間不多於2.5分鐘的基本要求,提升新洗手間的服務水平。

中環街市大樓內洗手間 皆設在無障礙通道可達之處

同時,市建局團隊亦加強街市大樓新洗手間友善使用的功能,照顧不同需要的使用者。在每一樓層皆有洗手間設於無障礙通道可到達之處,其內部佈局亦將採用無障礙設計;擴闊每個廁格的面積,方便使用者出入和使用;更設有無分性別的中性洗手間設施,方便家長照顧不同性別子女和成年人照顧不同性別的親友;大樓亦設有嬰兒護理室,而部份廁格內將裝設嬰兒坐椅,方便家長使用時可以同時看管嬰兒。

在環境衞生方面,保持洗手間室內空氣和地面乾爽,是維持其良好衞生環境的關鍵。現時,一般本地公廁安裝的抽風系統,屬天花式設計,將空氣由下而上抽到天花的抽氣口排走。然而,這種抽風模式所造成的空氣流動途徑,容易讓原來積聚在尿盆和廁格內的異味擴散到洗手間其他地方,影響其他使用者。

市建局團隊借鑑日本的經驗,嘗試採納新的抽氣系統設計。在今年初,我們在於德輔道中的男廁內,試行在尿盆下方加設抽風口,藉著向下抽風的設計將尿盆周邊積聚的污濁空氣直接從下方帶走,而新鮮空氣則會集中在洗手間上層流動,減少異味於洗手間內流動和擴散。根據承辦商的匯報,在新增下層抽風口之後,異味積聚的情況大為改善,可見引入新設計和科技,確能為使用率高的公廁營造潔淨衞生的環境。我們在活化後街市大樓的新洗手間內,亦會應用具備抗菌和自動除污功能的新型建築物料鋪設地面,改善地面的抗污能力,提升衞生水平和環境。

除了提升洗手間設施硬件的效能,我們亦要為洗手間制定周詳的管理計劃。除一般例行的基本清潔和檢查,亦要安排周期性深度清潔和保養,包括檢視牆身、地面和各衞生設施的損耗,盡早維修和更換。對於頑固污垢和平常難以清潔的地方(例如天花),則要安排專業清潔承辦商,因應不同建築物料、污垢特性和清潔劑效能等,進行較徹底的消毒和清潔,避免問題惡化。

「智慧洗手間」 提升中環街市整體管理效率

此外,我們亦善用智慧元素,推動未來市建局物業內的洗手間發展「智慧洗手間」,進一步改善管理效率。例如,在剛對外開放的618上海街活化項目,我們便在其中一個樓層的洗手間,試行裝設智能氣體感應器,根據感應器檢測的20多種空氣污染物(包括尿液釋出的亞摩尼亞)濃度,自動調節抽風系統強度,毋須人手調較,大大提升日常管理的效率。此外,異味濃度水平的數據,亦會傳送到物業管理中央系統,以便物業管理人員隨時監測。若發現其濃度出現異常情況,物管人員可即時派人檢查洗手間是否喉管破損滲漏等問題,及早更換和維修。

ura photo位於廁格內的智能氣體感應器可量度異味水平,自動調節抽風系統強度,並連接到物業管理系統(右圖),通報管理人員。

智慧裝置亦能提升使用者的體驗。市建局團隊現正研究在街市大樓活化後的新洗手間,為每個廁格安裝門鎖感應器,並於洗手間入口裝設資訊顯示屏,顯示洗手間實時狀況,包括使用中的廁格數目。這些資訊亦會傳送到物業管理中央系統,以便物業管理人員根據各個洗手間的實際使用率,適時調整清潔頻率及廁內不同配備的消耗,維持洗手間的良好運作。

現時距離中環街市完成活化還有約一年多的時間,我們正積極就大樓內各項公眾設施進行詳細設計工作,並制訂合適的管理計劃。我期望中環街市不只是洗手間做到衞生、整潔和便利市民,街市大樓的其餘地方和不同的公眾設施和休憩空間,也同樣能與時並進,讓這幢經歷近百年的歷史建築,經市建局保育和活化後,有了新的生命、新的功能,重新融入社區,成為中環的新地標並繼續為區內居民、上班人士和訪港旅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