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行政總監網誌《摯誠.志成》

衙前圍村項目貫徹「寓保育於設計」理念 保育與發展並存 強化歷史文化特色

市建局在成立之初,優先處理前土地發展公司在1998年宣布但尚未開展的25個重建計劃,其中之一的黃大仙衙前圍村重建項目,範圍內的村屋經過數十年的變遷,大部份房屋已破舊、荒廢,部份甚至已經倒塌,村民一直希望透過重建改善居住環境。為此,市建局於2005年著手研究重建衙前圍村,並因應地區持份者對保育圍村文化的訴求,探討在重建過程中盡力保存圍村內具特色的舊建築和文化特色。

市建局在2007年開展衙前圍村重建項目時,村內有超過7成的業權已由單一發展商持有。考慮到收回土地作發展時必須與有關發展商協商才能順利推行,於是市建局在2008年與該發展商簽訂合作發展協議,推行重建計劃。此項目採用「寓保育於設計」這項創新理念,進行規劃和設計的工作,包括利用地盤的南北兩面發展新的住宅物業,同時保留圍村中軸線上的歷史建築和村內巷里的整體佈局,活化成圍村保育公園,以達致保育與發展並存的目標;這保育和發展方案亦得到衙前圍村村民和黃大仙區議會支持,並敦促市建局盡快落實。

市建局在2016年完成項目相關業權收購和補償工作後,為落實上述的規劃和設計大綱,團隊委託國際考古專家為衙前圍村進行獨立考古評估。挖掘過程中,考古專家根據實地評估,先後於2018年和2020年兩次擴大挖掘範圍,在整個圍村的不同範圍進行挖掘,以進一步評估考古遺跡的保存情況及歷史價值。這擴大挖掘的做法,較國際一般根據探地雷達測試結果和文獻記載決定挖掘遺跡範圍的處理,更為仔細和全面。

考古工作歷時六年多,專家團隊於今年年中完成考古評估報告,並呈交予古蹟辦審視。市建局和專家團隊亦在上周舉行的古物諮詢委員會(古諮會)會議,向委員介紹衙前圍村項目的考古結果及保育建議;下一步亦將聽取持份者的意見,深化設計和保育方案的執行細節。

市建局團隊將貫徹「寓保育於設計」理念,以傳承圍村的「形」和「神」作為項目的保育方針,並參照國際文物保育標準,復修地面的歷史建築及遺跡;與此同時,優化保育公園的整體設計,將圍村的五大文物價值,包括建築美學、科學、歷史、社會及文化精神,以創新手法展現出來,讓公眾領略圍村的歷史氛圍,達至新舊融合,承傳文化的目標。團隊將盡快向相關政府部門提交發展圖則和保育方案,獲批後預計在明年中開展工程,爭取在2030年完成保育公園工程,並開放予公眾享用。

國際專家引領考古及保育工作

衙前圍村項目是市建局首個涉及考古的重建項目,團隊在項目的前期研究、考古以至建築設計等不同階段,委託在這些專業領域具豐富經驗的本地和國際專家與市建局組成團隊,協助進行有關工作,藉以提升項目的設計標準,並深化和優化保育措施,以彰顯圍村的歷史文化價值。

首先,在前期研究階段,市建局委託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的保育專家盧光裕(Mr. Laurence Loh)及其專家團隊,為衙前圍村項目進行初步的保育研究。根據盧光裕建議,項目內將設保育公園,包括保留「三項文物」,即門樓、門樓上方的「慶有餘」牌匾和天后廟,和圍村的中軸線及其兩旁原有結構較為完整的八間村屋,以保留古村的歷史氛圍。

因應盧光裕團隊的保育報告和歷史文獻記載等資料,團隊評估圍村地底有可能埋藏昔日圍牆遺跡及村民聚居的證據。為此,市建局在協助所有村民和商戶搬遷後,邀請了曾在香港、東南亞、歐洲和地中海等地領導多個考古發掘項目的國際考古專家朱莉亞(Ms Julie Van Den Bergh),參照國際認可的文物考古評估標準,為衙前圍村進行獨立考古評估。

朱莉亞參照國際指引,先詳細評估衙前圍村的整體考古潛力、進行挖掘的地點和範圍,並在2016年展開第一階段挖掘工作,擬定共11處探方位置,大致覆蓋項目內發現古跡可能性較高的區域,例如圍村四個角落、四面圍牆及牆外的護城河原址,以至村內的街道巷里和房屋等。初步結果顯示,在圍村的東北角和西南角,均發現不同保存程度的角樓和圍牆的石製地基,估計最早建築時期為明清兩代。

市建局聽取朱莉亞的意見後,在2018年主動申請擴大挖掘範圍,以作更詳細的結論和建議,當中除了擴大四個角落圍牆地基的挖掘範圍和深度,以了解護有關地基的形狀和建造方法,亦進一步挖掘牆外的護城河原址探方,嘗試從護城河中的沉積物質尋找最早期的村民聚落證據。

及至2020年,專家團隊第二度申請擴大挖掘範圍,向南面和北面圍牆原址進行挖掘,以了解圍牆地基的建造方法和建築物料、在不同年代的用途,以及圍牆受破壞的程度。

三個階段的考古挖掘工作結束後,考古專家認為所得有關圍村的建造和文化聚落資料,已達到評估圍村歷史的目的;至於圍村中軸線一帶,專家認為毋須作進一步挖掘,以免影響地面建築的結構穩定性,因此整個考古挖掘工作在今年年中結束,並使用合適物料將各探方回填,及加設雨棚等保護措施,以免已經發現的遺跡受風雨侵蝕而影響結構安全及完整性,破壞遺跡的價值。

朱莉亞領導的專家團隊已就項目的考古文物資料,向古蹟辦提交報告。她向市建局團隊分享,得益於擴大考古範圍後所取得的資料,團隊成功在衙前圍村內四邊發現角樓和圍牆地基,最早可追溯至明代;圍牆外的進一步發掘工作更證實了護城河的存在,印證了最早期村民未建圍牆已經聚居,及後來興建圍牆、角樓和護城河抵禦海盜和土匪的歷史。

她說,這是香港首個針對圍村進行的考古評估工作,展現了圍村在不同時代,建築物和民間生活之間的關係,當中亦包括對圍村歷史建築的破壞,例如發掘結果顯示圍村曾遭多次改動,護城河已被人填平、村牆、角樓等地方在戰時受到大幅度破壞,一些石塊地基之上的磚層已經殘缺不全、角樓地基亦因後期村民在該處建屋而受損。

web photo考古專家發現圍村的角樓石製地基(左),及南北兩面的部分圍牆(),但部份地基之上的磚層已經殘缺不全(紅圈示)

此外,考古團隊也找到約數萬塊主要來自明代和清代的石器、硬幣、瓷磚及陶器碎片以至布料碎塊等,不過相關文物的大多只是碎片或殘骸,團隊已一一作出紀錄和暫作保存。

web photo考古團隊亦挖掘出明代和清代的瓷磚及陶器碎片,了解到當時村民的生活面貌。

「強化版」保育方案    傳承圍村「形」和「神」

在保育工作方面,市建局團隊因應考古專家的考古影響評估最終報告建議,委託前古諮會委員、曾經參與法定古蹟雷生春以及中環街市活化工作的資深建築師林中偉組成的建築團隊,在貫徹「寓保育於設計」的理念下,為保存歷史建築和遺跡制定合適的保育方針,並以創新手法優化保育公園的設計,以詮釋村民昔日以「圍」的佈局建構村落的歷史,讓公眾置身其中,能夠領略圍村的氛圍,同時彰顯圍村數百年來的風俗和宗教文化等非物質的文化遺產。

林中偉向市建局團隊介紹保育衙前圍村的理念時表示,他擬定的保育方案乃參照國際文物保育憲章《布拉憲章》提及文物保育的目標,當中著重維護五項重要文物價值,分別為建築美學、科學、歷史、社會和文化精神,並透過不同手法向下一代傳承。

林中偉認為,相對新界圍村,例如已獲歷史建築評級的元朗吉慶圍和屏山灰沙圍,因為該兩條村的圍門、四面角樓及圍牆較為完好,單是保存實體建築已足以彰顯其文物價值;位處市區的衙前圍村經過時代變遷,角樓和圍牆只剩基座遺跡,結構完好的村屋亦只有數間,單靠實際形態,並不足以詮釋其歷史文化。故此,保育團隊制定了一套「強化版」的保育方案(圖),將保存圍村的五項重要文化價值,提升到設計層面作審視,讓項目的整體設計作出配合,將圍村的五項重要文物價值,充份展現出來,令活化後的圍村「形」「神」兼備。

web photo這五項價值相應的保育構思包括:

(一)建築美學
為保存圍村現存建築的外在形態和特徵,保育團隊將原址保留和復修村內的「三大文物」建築,即包括門樓、門樓上方的「慶有餘」牌匾和天后廟,讓村民重新使用。此外,團隊亦會復修圍村中軸線兩旁結構較為完整的村屋,並活化作公眾用途,讓他們可以進入屋內,近距離欣賞圍村的建築特色。

(二)科學價值
至於地底遺跡,團隊亦計劃在距離地面2米下的南北圍牆地基,各選取長約9米、較為完整的部份,重置在保育公園的中軸線附近作展示,以呈現其具體樣貌和構造,讓公眾近距離清楚了解村民在不同年代,如何使用不同的建造方法和物料興建圍牆,以反映歷代建築工程技術的演變、進行保養和受到破壞的情況。保育公園內亦會設有互動考古園地,透過舉辦與考古工作相關的科普教育活動,將考古知識工作帶進社區。

web photo保育公園將設置小型考古沙坑,模擬考古工作情境,讓青少年體驗尋找文物遺跡的樂趣。(網上參考圖片)

(三)歷史價值
除了展示文物的形態,團隊亦建議將發展項目的住宅部份從地盤四角的界線後移,以擴大保育公園面積,涵蓋圍村的角樓和圍牆地基,讓公眾了解這些遺跡的原址面貌。此外,保育公園將在圍村入口兩旁的圍牆原址,設置一條「詮釋走廊」,以創新手法,例如利用擴增實境(AR)和互動技術,介紹圍村的歷史變遷,包括最早期未興建圍牆的聚落情況、圍牆建成後的民間生活、以至清朝實施遷海令後,村民被迫離開,以及後來回遷定居的歷史等。

web photo活化後的保育公園將設置「詮釋走廊」,除了原址保留角樓地基供公眾參觀,亦透過展板、科技等互動形式,讓公眾了解衙前圍村的歷史和演變

(四)社會價值
活化後的村屋將用作展示考古期間挖掘到的文物,例如陶瓷器具、硬幣、寢具及建築瓦片等,讓公眾更深入了解當時村民的日常生活;日後亦會舉辦多元化活動,包括展覽、導賞團等,讓公眾領略圍村生活。

(五)文化精神
衙前圍村歷史源遠流長,積累豐富的風俗和宗教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了承傳文化,團隊將在天后宮前方增設小型廣場,作為多用途的活動場地,並預留土地興建一座新的村公所,日後會轉交村民使用及管理,鼓勵村民日後回來聚腳,與公眾重溫圍村故事。有關村民設施將與天后廟等歷史建築和保育公園融為一體,成為一個寬廣的多元活動空間,讓村民舉辦太平清礁等節慶活動,彰顯圍村的文化價值。

平衡重建與保育    融合新舊

為了達致保育與發展並存,市建局將研究修訂發展項目的住宅基座設計以相應配合,包括主動向運輸署申請豁免提供住客停車位設施,減少開挖地下空間的需要,將對地底遺跡的影響減到最低。此外,各項保育設計標準,將列入項目的地契條款及合作發展協議內,以確保發展商按上述契約所列明的標準與品質興建發展項目。

市建局已就項目的初步發展計劃,向政府申請批地,待批出地契條款後,將向相關部門提交保育計劃書和具體施工計劃。施工期間,承建商將為遺跡進行全面保護措施,並在不同地點設置監察點及儀器,收集震動及移動的數據作為參考,盡量減低工程影響遺跡結構穩定性的風險。

我希望通過上述的解說,加深公眾理解市建局在推展衙前圍村項目上,已在研究、設計、施工等不同層面,得出一套兼顧保育和發展、為專家團隊、政府部門和持份者皆接受的方案,並付出額外的資源和努力,提升保育元素,優化公眾體驗。保育工程完成後,市建局將調撥資源,保養、管理和營運保育公園,體現對保育衙前圍村的長遠承擔,讓公眾享受更新後傳承歷史文化、融合新舊的社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