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行政總監網誌《摯誠.志成》

市建局「樓宇復修資源中心」7月向公眾開放

我在4月的一篇網誌,為大家介紹市建局在土瓜灣煥然懿居商場內設立的「樓宇復修資源中心」(資源中心),以富趣味和新穎的多媒體方式,為市民提供全方位有關樓宇復修的資訊和支援。

在首階段開放的兩個多月,市建局主動聯絡多個地區團體,並與他們合作,組織來自不同地區、不同樓齡的樓宇業主參觀資源中心,將樓宇復修的訊息帶入社區;此外,邀請專業學會和地區持份者,包括區議會及分區委員會委員參觀,加深他們對市建局促進樓宇復修工作的認知,並拓展雙方日後共籌協作的空間,提升業界培訓和推動樓宇復修的工作成效。

我好高興知道,各界對資源中心給予相當正面的評價。根據團隊初步歸納的意見,參觀者皆認同資源中心在三方面發揮促進和教育功能,包括(一)提供豐富和實用的樓宇復修資訊,推動業主申請相關資助計劃;(二)應用科技,加深市民認識樓宇復修的重要性,以及(三)提供免費場地,協助業主在樓宇管理和復修的不同階段舉行會議。

樓宇復修團隊考慮到首階段的運作暢順,各項展覽設施、服務安排和人手已準備就緒,決定在7月4日開始提供第二階段服務,市民毋須預約,便可免費參觀展覽及使用設施。此外,這階段將開放視像諮詢和視像申請服務,協助業主辦理樓宇復修資助計劃的申請手續、填寫表格和遞交所需文件,加快處理流程,以推動更多樓宇做好維修和保養。

首階段開放約一千人參觀

在首階段開放期間,市建局團隊安排超過30個來自不同界別的團體、大約一千人參觀和使用資源中心的設施。我感謝各團體和業主踴躍支持和參與,並就資源中心的工作向我們提供寶貴意見。

為了有系統地介紹中心設施和服務,團隊因應整個樓宇復修的流程,特別設計了導賞路線,首先帶參觀者到「『因』『時』復修」展區,觀看四維多媒體影像裝置,體驗樓宇缺乏維修保養的嚴重後果。在意識到樓宇有失修風險、計劃籌組樓宇復修工程時,業主普遍面對「三缺」的問題,因此,導賞路線進入「工程知識」展區,介紹「樓宇復修六步曲」,助業主掌握整個樓宇復修的工作流程。當明白了復修流程後,業主便需要著手籌組工程和為相關開支籌集經費,「組織能力」和「財政儲備」兩個展區,便會為業主提供進行樓宇復修工程的相關參考文件,以及各類資助計劃的詳情和申請資格,以「一條龍」形式,順序向業主灌輸實用資訊,支援業主進行樓宇維修工程。

為了讓參觀人士走訪各個展區時有更好體驗,每組參觀人數不會超過15人,沿途由樓宇復修部的同事講解各項資訊內容;導賞團結束後,亦設有答問時間,詳細解答他們的疑問。

各界認同三方面發揮促進和教育功能    

參觀者普遍認為資源中心在以下三方面,發揮促進樓宇復修的功能,和教育業主履行樓宇保養責任的知識:

(一)豐富和實用資訊   推動申請資助計劃
參觀人士普遍認同中心所展覽的內容豐富而全面,能夠將複雜的資訊化繁為簡,再加上富趣味性的表達方式,令資訊更容易「入腦」。同事亦注意到,業主較關心資助計劃的申請詳情及籌組工程的要點,因此在「組織能力」和「財政儲備」這兩個展區,逗留較長時間。

參觀者亦讚賞展區採用了互動觸控屏幕,不單可觀看相關服務的介紹,更可即場查閱資助計劃,並用手機掃描二維碼,下載籌組工程所需要的參考文件。部分更即時透過手機通訊軟件,發放訊息到所住樓宇的業主群組,與未能抽空參觀資源中心的街坊分享。

團隊更與我分享一位參觀者的體驗。陳太居住在佐敦吳松街一幢樓齡50年的舊樓,並擔任法團主席一職。她說,所住的大廈在15年前曾進行大維修,包括翻新外牆和更換公用地方喉管,但事隔多年,公用地方已呈老化,外牆甚至因滲水引致電線短路,出現安全隱患。然而,大廈大多為長者業主,在籌集大維修資金有困難,亦對目前的樓宇資助計劃內容一知半解,結果拖延籌組工程的工作,令問題惡化。

web photo陳太所居住的大廈因外牆滲水,致部分位置出現裂紋、石屎剝落和鋼筋外露(左圖紅箭咀);公用地方如後樓梯用作包裹電線的防火木亦破損(右圖紅圈

陳太早前在地區團體安排下參觀資源中心,透過觀賞互動展板和聆聽導賞員解說,確切掌握到適合其大廈維修需要的相關資助計劃。在參觀後,她已隨即將申請方法和資助金額等資訊,分享予法團其他委員。法團經商討後,已決定在7月中旬召開業主大會,議決參加「樓宇更新大行動2.0」及「消防安全改善工程資助計劃」的第三輪申請。

我樂見資源中心發揮了推動作用,令業主不再為大廈維修感到一籌莫展,鼓勵業主付諸行動,切實執行樓宇復修計劃。我已提醒團隊繼續跟進陳太樓宇的申請,提供到位的協助。

(二)應用科技   加強教育市民
另一項受參觀者讚賞的特色,是中心應用的科技元素。同事觀察到,擔任導賞機械人的「維修寶」,廣受參觀人士歡迎,他們形容「維修寶」外貌和神態十分「吸睛」,其生動活潑的表現,為訪客帶來不少樂趣。

此外,大部分來自舊樓業主對「『因』『時』復修」展區內的四維多媒體大型屏幕裝置,印象深刻,他們形容該裝置所展現的石屎從天花墮下的場景,相當逼真和震撼,令他們深切體驗到忽視樓宇維修保養可引致的嚴重後果。

web photo參觀者形容資源中心的四維多媒體大型屏幕裝置展示的冧石屎場景逼真而震撼,加強他們對樓宇復修的意識(左圖);「維修寶」為訪客帶來不少樂趣,大家紛紛與他「打卡」留念(右圖

至於專業學會方面,測量師學會的代表在參觀後表示,欣賞市建局善用多媒體影像,向公眾宣傳樓宇復修的訊息;而設立資源中心正好是一個契機,利用科技向年青一代加強教育工作,讓他們及早認識,將來自己購置物業後亦有責任維護樓宇的安全,明白適時維修的重要。

部分專業學會在參觀後更主動聯絡市建局,探討雙方日後合作的機會,籌辦更多推廣和教育活動,包括為轄下學會會員舉辦培訓,提升他們在樓宇復修工作的知識水平。

(三)支援業主不同階段籌組樓宇復修工程需要
資源中心除了提供豐富資訊外,亦設有9個不同大小的活動室、會議室和調解室,由最少可容納4人,至最多200人不等,為業主免費提供合適的場地,支援他們舉行會議的需要,以商討各項與樓宇維修相關的工作。

資源中心首階段開放期間,平均每星期最少有兩至三個大廈業主立案法團使用會議室作不同用途,包括使用面積最大的活動室召開業主大會,共同商議和議決維修工程的標書;亦有法團需要定期借用會議室舉行例會,商討大廈日常管理和修葺事宜。我鼓勵大廈法團可在「樓宇復修平台」網站內的系統,預先進行申請;亦可透過電郵、傳真或親身遞交借用場地的申請表,善用這些空間,做好樓宇維修保養和管理的工作,改善樓宇狀況和居住環境。

第二階段服務提供視像諮詢

因應首階段的運作暢順,資源中心將在7月4日(星期二)展開第二階段服務,逢星期二至星期日(周一及公眾假期休息)開放予公眾免費參觀。周二至周五的開放時間為早上10時至晚上9時;而周六及周日則由早上10時開放至下午6時。

資源中心亦會在平日辦公時間,即周二至周五的早上10時至下午5時30分,提供視像電話查詢,讓參觀者可即時與市建局職員對話,解答有關樓宇復修的疑問。同時,亦設有兩個「視像諮詢服務室」,讓有意申請各項樓宇復修資助計劃的人士,在上述平日辦公時間內,經由線上即時辦理相關的申請手續、填寫表格和提交文件。

web photo資源中心設有視像電話查詢(左圖和視像申請服務(右圖,讓公眾即時與市建局職員對話,詳細了解資訊和辦理資助計劃。

我借此「溫馨提示」準備利用視像諮詢即時申請資助計劃的人士,如果是以業主身份申請參加資助計劃,他們需要帶備身份證,以及住址、資產和入息等證明文件;至於法團申請人,則需要帶備法團證書,以及議決參與資助計劃的會議紀錄。

申請人只要帶齊文件,便可以透過中心內的「視像諮詢服務室」,與身處長沙灣樓宇復修辦事處的客戶服務主任,進行視像會面。服務主任會以遙距方式,協助他們填寫各項資助計劃的網上申請表,申請者可使用服務室內的掃瞄器,掃瞄各項所需文件並即時提交予市建局審批。如果申請人未能提供有關文件,職員亦會先處理其申請,待後補交回文件後再作跟進。

鑑於部分年長的業主對科技應用不太熟悉,或未必能夠獨自完成整個申請流程,現場會有職員從旁輔助長者完成所需申請程序。我們亦會密切留意使用情況,如有需要將加派人手提供協助。

隨著資源中心下月展開第二階段服務,市建局團隊將透過問卷蒐集公眾意見,適時更新展區內的資訊內容,例如更新樓宇復修工程的市場數據,以及陸續加入樓宇預防性維修保養手冊及計劃的相關參考文件。我們亦會為多媒體裝置籌備製作第二條短片,提升公眾體驗。

重建與樓宇復修同樣重要

自我出任市建局行政總監以來,一直提倡市區更新必須重建與樓宇復修並重;我亦在多篇網誌分享,市區更新的關鍵,在於「成也復修、敗也復修」,可見我對推動樓宇業主為大廈進行期定維修保養的重視。

市建局早前完成的「油旺地區規劃研究」,更充份說明舊區老化問題非常嚴重,加上社會缺乏土地和財政資源支援舊區更新,單靠重建絕不可能解決問題,而是需要結合重建、樓宇復修、保育活化等不同策略,透過三個市區更新周期,逐步邁向宜居城市的目標。

現在,我們正處於更新工作的第一個周期,需要集中資源處理失修殘破的舊樓群。然而,即使我們用盡不同措施以加快重建步伐,相關工作仍然追不上樓宇老化的「速度」和「幅度」;因此,推動業主做好樓宇復修和定期保養,改善樓宇狀況和結構安全,延長樓宇壽命,是這個周期工作的一大重點。市建局將繼續與業主、政府及社會各界通力合作,推動具成效的樓宇復修措施和建議,改善舊區居住環境,令市區更新能有序地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