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行政總監網誌《摯誠.志成》

市建局協助過渡房屋項目如期完工 洪水橋「仁愛居」月中開始安排住戶入伙

我在去年6月的一篇網誌,提及市建局在致力履行市區更新任務的同時,在力之所及下,支持政府的房屋政策措施,當中包括為營辦過渡房屋項目的民間團體提供專業意見和項目管理支援。市建局其後參與由仁愛堂負責營辦的元朗洪水橋過渡房屋項目—「仁愛居」,協助管理項目的規劃和設計,以及相關的建造工程。

市建局明白過渡房屋單位能夠如期交付,對改善基層家庭的居住環境相當重要。因此,自去年6月底工程展開之後,團隊一直密切監督建築和運輸工序,積極與承辦商協調,爭取項目能最快在一年內完工。儘管在建造過程中,遇到大批深港跨境貨車司機染疫,導致內地組件運送來港的工作受阻。然而,團隊靈活變通,立即協調承辦商改用水路跨境運輸,將內地廠房的組件集中以貨船運抵香港,在地盤進行裝嵌,追回工程進度。

經過大約12個月的努力,以及得到政府專責小組為建設過渡房屋項目提供一站式統籌支援,市建局克服疫情的挑戰,在6月底完成所有工程及驗收工作,取得政府發出的「入伙紙」。「仁愛居」是兩座樓高4層、由「組裝合成」方法建造的過渡房屋項目,合共提供410個單位,將在本月初交予營辦機構仁愛堂。待完成最後檢查和清潔後,預計在7月中開始,仁愛堂將陸續安排合資格的住戶入住,以協助已輪候公屋超過3年的基層市民,在等候編配單位期間改善居住環境。

市建局團隊除了關注工程的進度,加快完成建造將單位交予營辦機構外,我們希望為入住的市民,不單只提供一個居所,而是從內到外、全方位提升住戶居住環境和生活質素,並為住戶建立一個睦鄰互助的關愛社區。

因地制宜    增加過渡房屋單位數量

「仁愛居」項目採用「組裝合成」的建築技術,以「先裝後嵌」的方法,將單位的建造工序從地盤轉移至廠房,讓承建商在地盤平整及地基工程進行期間,同步於廠房內建造組件,以縮短整體建築時間,提升工程效率;同時亦減少建築廢料,改善工地環境及安全。

在業界沿用的「組裝合成」模式之上,市建局工程團隊因地制宜,為此項目應用更靈活的規劃和建築方案,盡量利用地盤面積,建造更多過渡房屋單位。

在規劃層面,工程團隊沿用項目地盤外的道路作緊急消防車輛通道,毋須在項目範圍內預留車路;至於施工方面,一般過渡房屋項目地盤,需要預留位置讓工程車吊運組件或行駛,佔用了可用作房屋單位的地基面積,限制可建單位的數目。針對此情況,工程團隊優化施工方法,在地基結構層加設泥土作保護和鞏固之用,讓吊運工程車可在地基上行駛,毋須擔心破壞地基結構而要騰出空間予工程車使用。經優化規劃和建築方案後,「仁愛居」項目建造的過渡房屋單位數目,較採用一般發展模式增加兩成。

首創「橫向型」佈局    盡用牆身加強採光

此外,團隊亦兼顧單位的建築設計和執行細節,從內到外提升住戶居住環境和生活質素。

在建築設計上,市建局團隊在過渡房屋項目首次採用「橫向型」佈局,盡用牆身空間開設窗戶。有別於一般過渡房屋的「直向型」設計,大門和窗戶只可以分別設在長型組件的兩端,兩者距離較遠,影響採光和通風;「橫向型」設計則可以讓單位更「光猛」,並加強天然通風。以一個實用面積約286平方呎的三人單位為例,「橫向型」單位的總窗戶面積達到約50平方呎,是「直向型」單位窗戶面積的3倍。(見圖)

web photo

web photo市建局以「橫向型」單位設計,盡用牆身空間開設窗戶,增加單位採光和通風。

另一方面,每個單位亦設置圍封式廚房(俗稱「梗廚」),除了有加強阻隔油煙的效果和減低出現家居意外的風險之外,「梗廚」毋需在單位內安裝煙霧感應器及消防花灑頭等裝備,既省卻安裝消防系統及驗收時間,亦免卻消防年檢費用,節省成本。同時,我們在單位廁所設有窗戶,以加強通風並引進陽光照射,減低滋生細菌和病毒傳播的風險。

web photo「仁愛居」每個單位都設有「明廁」(左)和「梗廚」(右)。

此外,團隊亦爭取在項目應用闊度達2.8米的預製組件,令單位內籠在扣除牆身厚度後,達到約2.5米的闊度,與一般公屋單位廳與房之間的闊度相若,方便住戶放置家具。團隊更特意將各樓層的走廊,擴闊至1.5米,為住戶提供更寬敞的通道,亦能加強自然通風;而在每座大樓地下,我們亦預留位置設置地下大堂、保安崗位和信箱,為住戶提供基本的屋苑設施。

web photo兩座大樓地下均設有保安崗位和信箱。

我們希望,市建局協助籌建的「仁愛居」,能在滿足居民住屋需要的同時,亦為他們提供一個非常舒適的居住環境。

在「仁愛居」落成後,政府部門的代表曾到訪參觀,他們讚揚項目所採用的「橫向型」設計別具心思,能加強採光和通風之餘,亦因應單位的房型,讓單位與單位之間的大門,有4至7米不等的距離,相較於其他過渡房屋項目,單位與單位緊密並排、大門之間只有約3米的距離來說,「橫向型」設計減低住戶間的壓迫感,提高私隱度。

web photo「仁愛居」各層走廊闊1.5米,住戶出入寬敞(左);單位與單位之間的大門有47米不等的距離,提高住戶的私隱度(右)。

市建局將收取的費用回饋社會   用於項目設施   

按照合作協議,「仁愛居」項目的營辦機構仁愛堂,需就項目的協調和管理工作,向市建局支付費用;然而,我們早前已決定,將該筆原本收取的費用,回饋社會,悉數用於項目上,包括委聘顧問進行技術研究,以便提交規劃申請;以及在公用地方加入智慧元素,為住戶提供6項公用和社區設施(見圖)。

web photo

這6項設施除照顧住戶的生活需要外,部分更有助提升環境衞生,例如在項目大樓排水管的天台排氣喉,安裝由市建局資助珠海學院專家團隊研發的紫外光消毒殺菌裝置,減低喉管傳播病毒的風險、在戶外添置多部「太陽能滅蚊機」,加強防蚊和滅蚊工作、以及在公共走廊則裝設超過100部吹風機加強空氣流通;我們更善用兩幢大樓之間的地面空間,提供綠化和休憩設施,供居民享用。

而仁愛堂亦撥出額外資助,免費為住戶提供電磁爐、電熱水爐,以及窗口式冷氣機等家電配置,減輕基層住戶的經濟負擔。

「仁愛居」除了滿足基層家庭的住屋需要之餘,市建局與仁愛堂更希望藉著這個項目,為住戶建立一個睦鄰互助的關愛社區。為此,市建局團隊在規劃和設計時,在其中一座住宅大樓旁,預留空間興建一個面積約50平方米的多用途活動室,讓仁愛堂可為項目內的基層住戶,提供各類型的社區支援服務,包括舉辦文娛康樂活動、技能增值工作坊、就業輔助和食物援助等。

市建局亦特別在活動室安裝「空氣淨化燈」,有助過濾空氣中的病毒,為使用者提供一個潔淨的環境。同時,活動室外設有共享雪櫃、食品存放區,以及提供區內職位空缺資料的佈告板等,凝聚居民力量,發揮互助精神。另一方面,我們更善用綠化空間設立「社區苗圃」,推動住戶一起種植,以助建立更緊密、互動的社區關係。

事實上,「仁愛居」位置便利,步行約3分鐘便可到達輕鐵洪水橋站;項目的周邊社區配套設施亦完善,設有各式店舖、商場、街市,生活所需一應俱全。市建局團隊考慮到項目位置的優點,特別將「仁愛居」兩個主要出入口,設在可直達輕鐵站、巴士站和周邊零售設施的位置,方面居民暢達出行。

「官、民、企、建」四方力量    提升住屋水平

隨著「仁愛居」落成,市建局參與過渡房屋項目的工作亦將告一段落。我們在整個參與過程中,充份體會到集合「官、民、企、建」的力量,包括由政府提供財政資源和一站式統籌支援、民間團體仁愛堂負責營運外,並獲機構企業提供資助,支付為住戶購買節能電器的部分費用;當然還有「建」的力量,齊心協力解決當下大量基層家庭仍然居住在劏房這類不適切居所的難題。

在協助建造「仁愛居」過渡房屋項目上,市建局致力發揮工程創新精神,與建造業界合力,發揮專業所長和工程經驗,為加快建造過渡房屋,貢獻專業力量,除了為有迫切住屋需要的市民,改善生活環境之外,亦為參與過渡房屋項目的工程業界起示範作用。

香港的房屋供應問題不是一時三刻可以解決,我冀盼匯聚「官、民、企、建」四方力量,繼續通力合作,共同提升香港住屋水平和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