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連繫社區

盂蘭節停辦三年復辦 市建局協助承傳九龍城潮州文化

九龍城潮僑盂蘭勝會每年在九龍城亞皆老街球場舉行。九龍城潮僑盂蘭勝會每年在九龍城亞皆老街球場舉行。

香港潮人盂蘭勝會已有百多年歷史,是本港潮籍人士一年一度的重要文化活動,更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其中,曾是七、八十年代潮州人主要聚居地的九龍城,每年都舉辦大型的盂蘭勝會,體現家鄉傳統。過去三年,九龍城盂蘭勝會因為疫情停辦;同時,由於區內年紀較大的潮州人逐漸退休,而年輕一代搬離,令傳承盂蘭勝會變得困難。今年,在市建局及潮州組織的支持下,主辦方秉承群策群力的精神,順利復辦了這項盛事,更加入新元素增添氣氛,各方致力將此非物質文化遺產薪火相傳,讓潮州文化在九龍城區繼續成為社區和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由柯木森先生舉辦的九龍城潮僑盂蘭勝會每年在九龍城舉行。由柯木森先生舉辦的九龍城潮僑盂蘭勝會每年在九龍城舉行。

柯太自退休後,便接手其丈夫創辦的九龍城盂蘭勝會統籌工作。柯太自退休後,便接手其丈夫創辦的九龍城盂蘭勝會統籌工作。

講起九龍城的潮州文化,很多人也會想起每年在亞皆老街球場舉行的盂蘭勝會。九龍城潮僑盂蘭會於1967年創辦,柯木森是創辦人之一。其妻黃素玉(柯太)是潮劇劇團班主,為盂蘭勝會提供神功戲演出;及至2006年,柯太退休後,便正式幫忙盂蘭勝會活動至今。

盂蘭勝會祭祀同鄉

當年盂蘭勝會的由來,是源於香港是移民城市,昔日許多潮州人移民到來,逝世時沒家人在旁,香港的同鄉為悼念他們,便舉行盂蘭勝會,祭祀這些離世的同鄉,是香港大規模的民俗活動。盂蘭節起源於佛教故事「目蓮救母」,其宗旨是體現孝順之心,柯太強調整個儀式沒外人所想般充滿禁忌,反而是要提醒大家珍惜父母。

在市建局的支持和多個潮州組織贊助和參與下,過去三年因疫情被迫暫停的九龍城盂蘭勝會終於在今年8月尾復辦,而且規模比往年更大,不單有傳統的潮劇神功戲、巡遊等活動,更加入新元素,如「搶孤」虛擬實境體驗及潮州美食試食等,帶動參與人數較以前增加,為九龍城掀起熱鬧氣氛。

「過去,我們的盂蘭勝會通常有約120人幫忙,但今年有200多人加入參與巡遊和舞龍等,當中不乏年輕人。希望可以藉此向他們介紹盂蘭文化,因為這也是重要的中國傳統文化。」

今年有不少年輕人參與舉行九龍城盂蘭勝會。今年有不少年輕人參與舉行九龍城盂蘭勝會。

活動舉辦得如此有聲有色,背後涉及大量人力,柯太說:「活動舉行前三個月,我已經開始進行各項申請工作,還有其他瑣碎的事務,包括尋求捐款。」但她慨歎,若沒有新人接手,盂蘭勝會難免步向式微,畢竟籌辦盂蘭勝會的都是義工,而且九龍城的潮州街坊現在已變成少數 ,取而代之是泰國移民。「當中也包括泰國潮州華僑,在七十、八十年代移居香港後,落戶九龍城。」柯太寄望有更多人身體力行支持他們,讓這個特色活動延續下去。市建局今年便派出多名義工,幫忙籌辦活動和派發平安米,協助傳承這個盂蘭勝會的重要傳統。

主辦單位九龍城潮僑盂蘭會理事長陳統金稱,盂蘭勝會停辦數年,擔心部分人可能對這個文代節慶的盛會漸漸遺忘;但今年幸得市建局支持,能夠再次籌辦這大型慶典,讓人重拾對於這潮州傳統節慶的印象,相信有助為明年活動的籌辦獲得更多支持。

九龍城盂蘭勝會巡遊規模大,當中巡遊共有200多人加入參與。九龍城盂蘭勝會巡遊規模大,當中巡遊共有200多人加入參與。九龍城盂蘭勝會巡遊規模大,當中巡遊共有200多人加入參與。九龍城盂蘭勝會巡遊規模大,當中巡遊共有200多人加入參與。

導賞團介紹潮州文化

香港潮人盂蘭勝會於2011年獲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要如何讓盂蘭勝會突破限制,「年輕化」或許是其中一個出路。市建局與東頭邨盂蘭勝會非遺推廣及活動顧問鄭相德合作,積極探討不同的方法,包括舉辦「 盂蘭文化及戲棚小食導賞團」,以新的形式向市民介紹九龍城的潮州文化。另外,為增加盂蘭勝會的吸引力,鄭相德特意在潮州訂製立體刺繡錦旗,重現昔日傳統之餘,亦冀能令盂蘭勝會辦得更有聲有色。

「東頭邨盂蘭勝會的成員包含了不同年齡層的人,因此在執行一些事情時可以更有彈性。目前我們正在和大學進行洽談,派遣大學生來實習,參與明年盂蘭勝會的籌組工作,與組織內的老人一起處理行政、會計或統籌的工作,或是在戲棚幫忙、協助帶領導賞團等,讓他們作為籌辦者之一,對盂蘭勝會有更深入了解。」此安排更實際的原因,是一眾理事年紀漸長,需要年輕人的魄力及善用現代科技「活化」盂蘭勝會。

市建局支持東頭邨盂蘭勝會舉辦「 盂蘭文化及戲棚小食導賞團」,在九龍城區內發掘「小潮州」文化。市建局支持東頭邨盂蘭勝會舉辦「 盂蘭文化及戲棚小食導賞團」,在九龍城區內發掘「小潮州」文化。市建局團隊不單協助九龍城區盂蘭勝會的籌辦,亦落手落腳協助運送物資及派平安米予區內組織。市建局團隊不單協助九龍城區盂蘭勝會的籌辦,亦落手落腳協助運送物資及派平安米予區內組織。

第三代傳人接手潮州飯店

有份參與導賞團作景點之一的創發潮州飯店,自1970年代在城南道開業至今,一直提供傳統潮州特色菜式,不少名人如蔡瀾和周潤發也是常客,是正宗的潮州菜老字號。今年39歲的負責人陳懷智已經是第三代的傳人,他早年放洋留學,回港後不忍年邁父親工作吃力,毅然接手飯店,傳承潮州飲食文化。

陳懷智表示,由他爺爺、爸爸開始,已經在九龍城扎下根來。「以前人們來到九龍城,總想到要品嘗潮州菜。」他回憶小時候的九龍城,有很多潮州「家己人(自己人)」聚居,因此在街上或食店經常聽到長輩用潮州話溝通。而且當時啟德舊機場仍在,不少人於送機前、後都會到九龍城聚餐,令當時區內相當熱鬧。

他憶述當年食客多為啟德機場工作的人員,很多搭客在登機前也特地過來品嚐潮州菜。「1997年前,正值一波移民潮,很多人都知道在移民到其他國家後,很難吃到這麼正宗的潮州菜。」隨著機場搬遷,加上不少潮州街坊搬到外區,以及越來越多的泰國人和泰國菜館於區內進駐,現時九龍城的潮州菜館已愈來愈少,區內的潮州文化亦有所褪色。

來到今天,懂得正宗潮州菜的人已不多,陳懷智指有年輕食客誤以為「打冷」一定有小炒王,其實這個已是變奏了的菜式。「有食客覺得我們價錢偏貴。我會向他們解釋,因為潮州菜的準備和烹調並不簡單,食材大部分都是凍食,食材必須新鮮可口。」

創發潮州飯店是正宗的潮州菜老字號,扎根九龍城數十載,是導賞團的景點之一。創發潮州飯店是正宗的潮州菜老字號,扎根九龍城數十載,是導賞團的景點之一。

飯店導賞借回頭客宣傳潮州文化

回想當初接手飯店的時候,陳懷智曾萌生放棄的念頭;然而,當工作漸漸上手,他亦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並希望藉飯店傳承家鄉的飲食文化。「不少祖籍潮州的年輕食客,來我們飯店吃飯後,回家問父母,才知道這些菜式確是家鄉菜,但父母也不懂烹飪,所以從來沒煮過給他們吃。」另一方面,這家飯店也是陳懷智長輩的心血所在。「父親在這裡工作了四、五十年甚至六十年,他放不下這個地方。而且沒有飯店,就沒有我,我是靠這個地方養大的。」

陳懷智希望透過推廣傳統潮州美食,令九龍城的潮州文化能透過人延續下來。陳懷智希望透過推廣傳統潮州美食,令九龍城的潮州文化能透過人延續下來。

市建局近年應用「融合策略」,推動九龍城的市區更新,除了透過重建、復修、保育及活化改善居住環境,亦協助延續九龍城的不同地區文化特色;陳懷智希望能出一分力,令區內的潮州文化,能透過「人」延續下去。為此,他參與了東頭邨盂蘭勝會籌辦的九龍城導賞團活動,讓創發潮州飯店列為其中一個行程景點,並向參加者提供傳統潮州菜式試食,例如清心丸綠豆爽和蠔仔粥。遇上年輕食客,陳懷智會特別細心講解菜式,例如是用上甚麼食材、如何烹調及有何季節性等。「很多餐廳也會付錢找社交媒體或KOL宣傳,我始終相信要親身以味蕾試味,才知道我們有多好。」他指食物是共同語言,人們回家後還會記得這種味道,不少導賞團參加者之後帶著別人來嘗試這種風味,或是回家與父母分享體驗,將潮州文化一傳十、十傳百推廣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