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市建知多點

「現代主義建築遺產」與「古蹟式歷史建築」保育大不同

鋼筋混凝土是19世紀末的發明,並在二次大戰後才獲廣泛使用。香港現存的建築物,大部份建於開埠以後,多以鋼筋混凝土建成,這類建築物被泛稱為「現代主義建築」,當中包括中環街市。

若論保育「古蹟式歷史建築」,其建築物料或可以令它迄立數個世紀而不倒,保育此類建築講究保留磚石建材、結構、雕刻等「原貌」,又或更換個別受損組件;但是「現代主義建築遺產」以鋼筋混凝土建成,這些非天然物料會隨時日而耗損,而且是整體建造而成,保育工作難以逐一更換或復修個別構件,因此保育的時候要換一個角度,講求保存建築物的「精神」而非保留建築物所有「硬件」。

香港建築師學會古蹟及文物保育委員會前主席梁以華指出,在保育古蹟式建築上,所重視的「特徵元素」可以側重其「硬件」,例如祠堂的牌匾和裝飾,用以表達子孫慎終追遠的精神。但是對於「現代主義建築」,因其特徵元素比較抽象,需要理解當時生活和設計理念,才能判斷是否作出保留。他指出,保育「現代主義建築」時,需要解讀建築設計背後蘊含的價值觀、了解當時市民的生活面貌,方能判斷具體保育哪些部份及採用何種保存方法,箇中難度更大,但是可塑性反而更高。

1香港建築師學會古蹟及文物保育委員會前主席​梁以華認為,保育「現代主義建築」​需解讀建築設計背後蘊含的價值觀,才決定保留哪些建築物的特徵。

建於1939年的第四代中環街市屬現代主義風格,其「精神」強調務實設計、功能至上,表達的美學低調而含蓄。以保育現代建築而言,梁以華舉例,中環街市的鐵窗的物質本身不重要,因為當中的精神在於窗口位於高處採光,而非鐵窗本身,所以保育的重點是在於如何演譯建築的「採光」設計;主樓梯被保留亦並非因其美觀,而是呈現當時需要光猛、平穩的梯級,打造便捷的通道,以方便不同年紀人士在街市內上落;被保留的水磨石檔口設計,亦反映當時工人所用的技術,就是以最平價的物料,打造最實用工作桌面的「精神」。

3​梁以華指出,中環街市主樓梯被保留是因要呈現當時需要光猛、平穩的樓級,打造便捷的通道,以方便不同年紀人士在街市內上落。

梁以華繼續指出,對待現代主義建築著眼點是概念而非實物,如門窗賦予的採光度、通道帶來的流動性,和設計給予環保和衞生考慮等等,並非著眼保留某處建築本體。他以紐約古根漢美術館(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為例,美術館每次復修工程,都對當時建築的理念作出新演譯:「它在2010年做擴建時,當時的建築師研究過舊資料,知道將它加建是符合當初理念,因此便將它起高(加建),用來襯托前面兩個圓形(建築物)。到2019年再做第二次大改裝時,建築師重閱昔日的設計圖,發現原來天窗在最初的設計是可以打開的,但後來因資金不足才封閉,於是趁著這次改裝便打通混凝土屋頂重新興建天窗。由此可見,現代主義建築可以保育4、5次,其中的重點是理念,理念是可以不停地被發掘的。」

在中環街市的個案中被確認的特徵元素包括︰中庭、面向租庇利街及域多利皇后街的立面、主樓梯、六組不同類型的街市攤檔及柱網結構。在這次的保育中都全被活化,並且被賦予了新使命。梁以華說:「我不能說今天所見到的是最後的結局,希望不是,因為保育是永續的行為。但是希望現今的狀態是市民可以合理再用的情況下做到的適當程度,這已經足夠。現代主義建築是講理念,保育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