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行政總監網誌《摯誠.志成》

觀塘市中心重建商業項目試行浮動規劃參數 應對疫情持續及「後遺症」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兩年,疫情反反覆覆,在去年年底逐漸回穩之際,Omicron變種病毒傳入社區,在過去一個月爆發第五波疫情,威脅市民的健康。政府正採取果斷措施,推出新一輪防疫抗疫和收緊社交距離的措施,務求在最短時間內切斷病毒的傳播鏈;市建局亦全方位配合政府的抗疫工作,在重建復修、公眾設施管理和社區服務等調整業務運作,以及實施僱員在家工作的安排。

嚴格的防疫措施無可避免對市民的生活出行及各行各業的經營,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市建局團隊在過去兩年汲取了應對疫情的經驗,不斷加強風險管理和應變能力。除日常業務運作的調適外,在籌劃項目的細部設計時,亦會特別考慮新冠疫情肆虐的「後遺症」,對社會及個別行業經營的影響。當中,市建局觀塘市中心重建計劃第四和第五發展區的商業項目,將試行「浮動規劃參數」的模式,在總體發展樓面和規劃裨益保持不變的前提下,為不同業務用途的樓面面積的設定,提供可調整的彈性,以提升項目應對市場變化和財務風險的能力。

第五波疫情影響市建局業務
第五波疫情對市建局的業務和運作帶來影響,在重建項目方面,市建局原訂在本年度啟動3個發展項目,其中兩個位於深水埗的項目在去年9月疫情較穩定時已順利啟動;餘下最後一個項目的籌備工作亦進入最後階段,按原計劃在本月初啟動,並安排在啟動當日進行人口凍結調查,派調查員在項目範圍進行家訪,記錄住戶資料及物業使用狀況。

就在項目啟動前數天,政府公佈一系列收緊社交距離和減少人群聚集的措施。我們評估疫情的最新發展,考慮到變種病毒傳播力強、傳播速度非常快、政府呼籲公眾應盡量減少到訪非自身居住的大廈,減低病毒傳播的風險等多項因素,決定將該重建項目的開展日期押後,視乎疫情的發展再決定開展項目的時間。

面對疫情反覆對香港社會民生及經濟前景產生的「暗湧」,以至多項非市建局所能控制的外圍變數,例如歐美國家開始調整利率對本地資金流的影響、增加按揭市場的借貸風險,帶動本地利率上升等對物業市場不利的環境,市建局必須增強規劃、項目和財政三個市區更新儲備系統的風險管理能力,在物業市場下行期,配合財務策劃方案,擴大收購規模,適時推出項目招標,令市區更新持續推展。

至於樓宇復修工作方面,市建局過去一年,統一執行全部五項由政府撥款的樓宇復修資助計劃,其中大約100宗個案剛在本月初完成委聘承建商的招標程序,原定在本月內陸續開標和評審標書。然而,開標工作需要有市建局職員、最少兩名法團代表、見證人等多方人士參與,在現行的社交距離措施下,相關工作也需要暫停。

試行「浮動規劃參數」模式應對經濟不
市建局觀塘市中心項目第四和第五發展區的規劃大綱,將興建一幢涵蓋零售、寫字樓和酒店發展的綜合商業大樓,以及一個商場連同多用途社區設施,准許的總樓面面積約216萬平方呎。該規劃大綱在4年前已制訂,並於2018年獲城規會批准它的總綱發展藍圖,目的是在發展項目標書內,向有意投標的發展商,提供一個已批核的可行設計方案作參考,讓發展商不會因擔心批核風險而不必要地降低標價。

第四及第五期地盤在去年年中完成清場後,市建局現正進行樓宇拆卸和平整工程,以及隨後的泥土鑽探等地盤勘察工作。為應對市場波動可能帶來的不穩定因素,團隊決定利用上述工程進行期間,同步審視項目商業部分的規劃參數,充分評估市場對這發展藍圖的反應,切合經濟及商業大環境的需要,包括對綜合商業大樓提供不同商業營運用途所需樓面的要求、不同行業的發展前景等因素,因而作出修訂並納入標書內,讓有意入標的發展商在考慮投標時,有更清晰的招標條款作參考,當中包括制訂不同業務類型用途的樓面面積比例和財務安排等。

此外,由於這個重建項目涉及道路改道、接駁港鐵站的架空平台、行人天橋和搬遷地下管道等公共設施的規劃重整及重置工程,故此,市建局就詳細的工程方案和施工圖則,包括屋宇裝備設施、停車場設計和佈局等,提早交予政府部門審視,並已獲得批准。

市建局團隊評估情況,認為如果項目在規劃參數上能給予市場彈性作調適,例如在總體發展樓面和規劃裨益保持不變的前提下,容許中標發展商靈活調撥准許的商業發展樓面作不同業務用途,相信可以增加項目的吸引力和競爭力,為讓市建局持續推動舊區更新工作,提供充裕的財政儲備。更重要的是,團隊希望能爭取,當這個觀塘綜合開發項目完成後,相關的彈性規劃參數仍保留在分區規劃大綱內,讓落成後的商業項目,能適時配合未來社會和經濟環境的轉變,在商業樓面業務用途作適度調整改建,以維持項目在觀塘這核心地段在民生生活和經濟環境的活力,持續發展。

市建局全盤考慮各項相關的技術評估,以及市場對商業用地供應、規劃設計等各方面的意見後,建議在觀塘市中心項目第四和第五發展區的商業部分,首次試行「浮動規劃參數」的模式來規劃。我們現正深化這套「浮動規劃參數」模式的執行細節,預計在今年年中向城規會提交相關修訂的申請。

為觀塘商業項目引入新模式  維持發展潛力
回看4年前項目位處的九龍東商貿區仍在起步階段,區內的寫字樓、商場和酒店項目供應,還未足以應付九龍東從工業區轉型為香港第二個商業核心區的需求,加上疫情前本地旅遊業發展蓬勃,旅客對酒店房間更是「一房難求」。

隨著私人市場積極配合政府「起動九龍東」的政策和活化工廈措施,發展商投放大量資源於區內的新批土地發展和工廈重建項目上,使區內即將和已經落成的商業用途樓面達到3000萬平方呎。當然,相對中環傳統商業核心區超過4,000萬平方呎的商業用途樓面,九龍東商貿區的發展容量仍然有提升的空間,市場特別對區內位處策略性位置的優質商業用地,需求甚大。 

然而,在疫情肆虐下,旅遊和酒店業的經營受到嚴重打擊。過去兩年,在全球多個國家及地區仍設有不同的出入境限制,加上香港和內地仍未能通關等因素,2021年全年訪港旅客數目按年大跌超過9成,使酒店業陷入「冰封」的狀態,除用作檢疫的酒店外,酒店房間入住率一般僅得約五成,而平均房價亦下跌四成,增加酒店的營運壓力。依靠外來旅客的旅遊和酒店業受到嚴重打撃,相信復甦仍需要一段頗長的時間,部份酒店集團近期更決定將入住率偏低的酒店結業,甚至全幢酒店清拆重建成為商廈作寫字樓或零售用途。私人市場有意見指出,旅遊及酒店業的發展前景並不明朗,投資於此方面的風險亦高。

觀塘商業項目的原規劃大綱,在發展參數部份列明總體樓面面積,以及項目內分別作寫字樓、酒店和零售三類業務的指明發展樓面規模,當中,酒店部分佔整個項目的商業樓面面積近兩成,假若我們在項目招標的用地發展條款,規定發展商必須興建指定樓面規模的酒店,便很可能增加項目的發展風險,減低發展商對投標的意欲及願意投放的資源,更甚的,將有可能出現「流標」的情況。

為此,在「浮動規劃參數」模式下,准許的總商業樓面面積將維持約200萬平方呎,而寫字樓、酒店和零售三類業務的發展參數,可容許中標發展商因應市場未來需要作適度調整,包括:

  1. 寫字樓部分劃為不多於總商業樓面約6成,相對原來規劃大綱列明須興建70萬平方呎樓面,中標發展商可因應市場對九龍東商貿區內寫字樓樓面的需求作上調,並以6成為該用途設樓面的上限,以平衡增加寫字樓設施所新增的人流,不會超出區內交通的負荷。
  2. 零售部分的樓面面積由原來指定須興建約100萬平方呎,下調為不少於總商業樓面的3成,以兼顧區內市民購物的民生需要。
  3. 酒店部份由指定興建34萬平方呎樓面的酒店設施,修訂為不設樓面面積下限,中標發展商可因應市場需要及業務前景,自行設定酒店部分的比例,最多為34萬平方呎。

「浮動規劃參數」模式只在觀塘市中心項目的商業部分應用,項目所提供合共9.2萬平方呎的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GIC)樓面,以及休憩空間及綠化總面積等利民、便民設施,則不會改變;此外,項目在細部設計的各項細節,包括蛋型的地標式建築、綠化空間環境等,亦不會改變。

我期望應用這靈活創新的模式,能夠達致多贏。一方面能令市建局的運作和財務狀況,更能應對不斷變化的社會和經濟環境,令市區更新工作能持續發展,改善舊區居民的整體生活環境;另一方面,具彈性的規劃參數,不單可讓中標發展商在項目未來8年多的施工階段,可應對市場環境和需求的轉變,在准許的發展參數範圍內適度調整不同業務的規模和所需樓面面積,不用為每次改動重新提交規劃申請;再進一步,在項目落成後營運期就相關樓面用途所需作出調整,亦毋需修訂地契條款,從而精簡程序,減省時間和成本;推而廣之,我更期望能推動「浮動規劃參數」模式,應用於市建局及私人發展的其他項目,我認為,這才是真正實現規劃「拆牆鬆綁」的原則和目標,有助加快推動項目發展及充分發揮規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