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专栏

李嘉乐:实现智慧房屋 一切由新思维开始(刊登於《信报》)

香港是个充满活力,但也正在老化的城市。全港有超过一万幢楼龄达五十年或以上的建筑物,这个数字在未来二十年还会跃升至二万三千幢;香港作为一个富裕城市,社会中最贫穷的一群却挤在劏房与笼屋里,居住环境恶劣。而这些问题,跟旧技术、旧建筑方法,以及旧思维不无关系。

从前旧有技术不足,致使很多旧建筑物缺乏如升降机的基本设施,存在外墙结构剥落的情况。更甚是,这些旧楼长年累月地默默受到损耗和侵蚀,惟居民却接收不到此警示,并没察觉雨水有否渗入大厦结构内或楼宇已达失修状况。这种旧楼「哑口难言」,未能警告居民大厦受到耗损的情况,随着新式智能建筑的推动,现在皆可成为过去。

就像近年智能大厦概念必不可少的楼宇管理系统(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或简称BMS),它不但可监察和管理楼宇内的设备,还能记录各系统的工作状态、环境状况和能量消耗,使楼宇管理人员可掌握设备运作的情况,适时修正及改善运作。市区重建局(下称「市建局」)近年亦在重建项目的发展协议中,列明加入安装楼宇管理系统(BMS)及其他家居智能系统的要求。

打破常规 以组装方法加快建屋步伐 

今天要解决香港最迫切的楼宇老化及居住问题,创新科技固然能大派用场,亦可以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举例说,我们能否以组装的方法加快兴建更多房屋,改变一贯以来建造楼宇的传统方法?不过,规管及执行者在思维上均需要有所转变,愿意不断作新尝试,才能成事。

其中,市区重建工作所面对的一大挑战,就是楼宇老化问题日益严重,致使我们常常要跟时间竞赛。市建局项目由收购、重建、落成至住户迁入,一般需时八至十年,近年更因为各种收购问题而往往要更长时间才能完成项目;另一方面,以目前使用的旧技术来建造新厦,所需时间往往以年计。即使业界愿意引入一些如组装建筑的新技术及其他智能科技,主事者亦要冒着打破常规的风险,经历繁复及严苛的审批程序以及只适用於传统技术的监管机制,最后还需要客户或买家愿意接受新思维才能成事。笔者认为,解决住屋短缺问题,最重要是发展商、监管者和市民三方皆有决心,协商出一个共同愿景。

如果想加快建屋步伐,那么利用组装技术去让建筑过程减省一点时间,会否是个可行方案呢?试想像,假如我们能以组装技术,建造出每个二百平方尺的单位,然后像抽屉般把它们滑进并装置在建筑物内,甚至一些不为肉眼所见的结构部分,亦可以同样方法组装;试想像,假如我们可以改变建屋的常规,让那些符合安全和防火标准的预制构件在未组装之前便已经通过屋宇署消防处审批;试想像,工人无须再在猛烈太阳下建造房屋,而建筑工序都可以在厂房内进行,同时只需数个月便可完成?种种看似妙想天开的想法,都曾是市建局主席苏庆和先生引领董事们敢於思考的方向。

工厂内组装单位 拼出多样化新型住宅

早前,我跟有份参与兴建荷兰公共房屋的当地建筑师、同时也是创科滙成员的Bert Bulthuis就组装房屋上交流,他质疑住宅单位为甚么不能在工厂里组装,在有需要时才运到实地合成。他认为,在为建筑物作重要复修或加建的时候,这些组装结构都可派上用场;再进一步,就是利用这些组装结构来兴建一般市民都可负担的新型住宅。

由此路进,如果我们将组装单位,加入拼图的概念来建造更多样化的房屋又如何?Bert建议香港,可从一个基本面积为二百平方尺的单位入手,然后设计出四种不同的结构部分,组合出十多种不同类型的房屋,迎合不同的需要,包括:

  • 一人或二人单位;
  • 家庭公寓;
  • 适合有特殊需要人士/家庭之房屋;
  • 袋鼠式单位:意指有内部连结的两个相连单位,让家庭成员之间可互相照顾。这类单位的对象可以是两名成年人及其有特别需要的其他家庭成员。

Bert指出,在工厂内组装单位,既符合成本效益,亦有利品质监控和减少产生建筑废料。换句话说,当这些构件过了使用期限后,便即可被灵活拆除及重用,无形中成了一条循环生产线。笔者对此深表认同,组装房屋其实颇切合我们「智慧城市」持续发展的理念。

Bert这番话,令我想到局外人有时候更能以不同的视角审视问题,提出大胆的建议。不过到最后拍板时,仍需视乎我们有没有新思维及勇气,去为新的技术及作业环境作尝试和付诸实行。对此,我十分有信心,因为香港业界都有种「一定得」的拼搏精神!

敢於创新 实现智慧城市愿景

香港从来不乏精彩的创意构思,只是欠缺成立实验平台让各方协作的方案。诚然,从无到有去引入新事物确实需要各领域及阶层人士的全面参与。在研发的过程中,新事物初型难免会出现错误,然而,从错误中学习正正是创新改革的基石,是将来能成功实践和应用的必然条件;亦因此,我们更需要创新的思维和勇气,从实验平台和建立初型,去体验创新的可能,并愿意学习和接受新事物。

实验平台会否失败?当然有可能,尤其当很多人宁愿维持现状时,这股保守力量更是创新的大敌。即使如此,笔者认为假如我们不敢去尝试,最终只会仍是「死水一潭」。众所周知,油麻地和旺角一带市区老化问题严重,虽然面对该区人口密集和旧楼密度高,以及缺乏可供作发展或安置的新土地等棘手情况,市建局仍然敢以前瞻性思维,开展「油旺地区研究」,期望突破种种发展限制,寻求创新、可行及可持续发展的市区更新方案

我十分同意Bert的看法:「智慧城市应该是宜居、有活力的,但同时亦应富有生产力及能持续发展的。因此,智慧城市亦同样需要富有想像力及敢於拥抱创新意念的智慧公民,这样愿景才能实现。」

李嘉乐博士
创科滙荣誉会长及市区重建局非执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