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發布

市建局歡迎政府批出兩幅土地 支援市區更新發展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今日(2025年6月6日)對行政會議批准發展局的建議,向市建局收取象徵式地價,以私人協約方式批出兩幅土地,以支援市區更新工作,表示歡迎。該兩幅土地分別位於紅磡庇利街及將軍澳第137 區。 市建局發言人表示:「行政會議這次的決定,反映政府對市建局工作的肯定和支持;並按《行政長官2023年施政報告》提出的措施,向市建局提供合適土地,提升其可用資產,加大財務能力以持續推動市區更新工作。」 為了在市場不穏的環境中增強財務可持續性,市建局採取了多項措施以維持財務穩定。這些措施包括以其向外融資的能力,通過發行債券和銀團貸款獲取資金、研究不同策略提高項目招標的吸引力以取得現金流、採用動態管理方法調整項目收購時間,以及實施各種成本優化措施,嚴格控制營運支出。 發言人說:「是次政府提供土地資源,豐富了市建局的資產組合,並增強其融資能力,以應對未來數年在推動舊區更新工作所需的現金流,尤其在推進六個正在進行中的重建項目,涉及大約235億港元的收購開支。」 「這亦能提振市場信心,有助我們進行另一輪的對外融資。」發言人補充。 市建局會按批地條件的要求,善用該兩幅用地日後帶來的額外收入,並按其財務狀況,審慎推展已開展項目的步伐及規劃尚未開展項目的優次。此外,亦會聯同政府,檢討其運作和財務模式並作出優化,務求在不同市況下,維持市區更新的動力;另一方面,市建局將會就加強推動樓宇復修,以延長舊樓的可使用年期、減低重建壓力,展開研究。上述措施的具體建議將於2026年內完成並提交予政府考慮。 隨著行政會議的決定,市建局將聯同規劃署,籌備向城市規劃委員會,就該幅庇利街現時屬「政府、機構或社區」用途的土地,改劃為「住宅」發展的申請,期望能優化土地資源、提升效益,並增強土瓜灣舊區內陸與市建局早前展開「東維港灣區」研究範圍海濱南面的連接。至於規模較大的將軍澳第13

市建局與科大簽署合作備忘錄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與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天(2025年6月3日)簽署合作備忘錄,就科大有意向在「觀塘市中心2.0」項目(「項目」)完成後,於項目內非住宅部分設立校外教研空間,確立合作意向及制訂框架。 合作備忘錄由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與科大副校長(發展)鄺家陞共同簽署。根據合作框架,科大有意在項目落成後,通過購置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項目中若干非住宅部分,以擴充其校外教研空間,滿足發展目標及需求,包括拓展教學範疇及研究領域、促進創新及技術發展,以及提升香港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市建局將會為科大提供支援,充分利用項目的優勢,達致雙方的發展目標。 市建局認為,這次策略性合作充分體現「觀塘市中心2.0」項目獨特之處。項目最高可達360 米,是香港首個以垂直城市概念,作綜合用途發展的地標建築,集商業活動和住宅於一體的高密度複合型項目。項目位處香港東邊的核心商業區,與對岸港島東中心構成維多利亞港東面的門廊,亦與中環國際金融中心及西九龍環球貿易廣場組成的維港西面門廊,互相呼應。 「觀塘市中心2.0」項目擁有以下三大優勢: (一)        超高人流:項目位於全香港人口密度最高的觀塘市中心,擁有龐大就業和居住人口;連貫觀塘南面的核心商業區及北面的住宅區域,是人流、物流匯聚、經濟活動頻繁的核心地區,在不同時段均保持高度活力。 (二)        超高可達性及連接度:項目無縫連接全港首個全天候公共運輸交匯 處及港鐵觀塘站,迅速可達港島及九龍其他核心區域;架空行人天橋亦與南面核心商業區連接,再加上項目及其毗鄰將發展的多層行人道路網絡,連接公務員學院、港鐵觀塘站及創紀之城5期等,令項目成為區內主要交通樞紐和活動節點的超級連接鏈。 (三)        高規劃設計靈活度:項目引入「浮動規劃參數」,讓發展商可靈活 調配逾150萬平方呎的非住宅建築面積。無

市區重建局與香港建築師學會合辦的 「城市更新創意設計比賽 — 油麻地及旺角地區研究」正式接受報名

市區重建局(URA)與香港建築師學會(HKIA)合辦的「城市更新創意設計比賽 — 油麻地及旺角地區研究」由今日(2025年5月30日)起接受報名,截止日期為2025年7月15日。 是次比賽以市區重建局於 2017 至 2021 年間進行的《油麻地及旺角地區研究》(研究)為基礎,旨在制定新的策略,將該兩舊區提升成為宜居、可持續發展、多元化且充滿活力的都市核心。參賽者將運用該研究中的新規劃工具及更新建議,提出符合上述願景的設計方案。 比賽目的是讓公眾更易理解該研究中的城市規劃及更新概念,並通過規劃工具的應用及實踐,轉化為更具體的城市及建築設計方案,提升大眾對城市更新的認識及了解。比賽將設有兩個比賽區域供參賽者選擇,每個區域範圍均分別設有奬項,包括獲評選為第一名的方案可獲奬金港幣 200,000 元正。 6 月將舉辦研討會暨導賞活動 比賽為單階段概念設計比賽,開放予廣泛人士參與。團隊負責人須為香港建築師學會正式會員,而團隊成員可包括相關專業領域的從業者、畢業生,以及來自香港、內地及海外的專上學生。個人、團隊及公司均可報名參賽,團隊人數不限。研究項目團隊成員(包括研究項目的顧問)均不符合參賽資格。 為幫助參賽者更好地理解比賽主題及評審準則,主辦方將於 2025 年 6 月舉辦研討會暨導賞活動。市區重建局及香港建築師學會代表將講解比賽設計要求,並向參賽者分享對市區更新的見解。導賞活動則希望讓參賽者親身了解油麻地及旺角面對的挑戰及機遇,從而為比賽構思更具體的設計方案。如欲報名及了解更多比賽詳情,可瀏覽以下網站:www.ymdscompetition.com。 評審委員會 是次比賽將由以下五位成員組成的評審委員會進行評審: 韋志成工程師,GBS, JP, FHKEng 黃婉霜城市規劃師,BBS 劉文君建築師,JP 葉頌文博

市建局歡迎政府委任蔡宏興為行政總監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今日(2025年5月29日)對政府委任蔡宏興先生為行政總監,表示歡迎。蔡先生的任期為三年,將於今年6月15日起生效。 市建局主席周松崗表示:「蔡宏興先生是專業建築師及企業高管,在建築界及物業發展擁有超過40 年的經驗,成就備受肯定。蔡先生亦積極參與社會服務,擔任多個專業學會及非政府組織重要職務,注重建築設計、創新及改善社區。 市建局是一間肩負城市更新、以改善舊區居民生活及地區已建設環境為目標的機構。蔡先生是一位具使命感的企業行政領袖,我期待與他合作,並相信在他的帶領下,市建局團隊能繼續以創新思維,努力不懈,並致力在維持市建局財政可持續的情況下,推動市區更新工作,締造優質的城市環境。」 周主席亦同時感謝行將退休的韋志成先生過去九年出任行政總監,帶領市建局成功落實多項市區更新工作,貢獻良多。 「韋先生以其專業知識和管理經驗,領導市建局團隊以『規劃主導、地區為本』的方向,推動多項大規模項目、保育活化歷史建築群、推行有力措施提升業主對樓宇復修的意識,及籌組工程能力;並以創新思維,啟動多項策略性研究,推動市區更新工作及可持續發展。」 周主席代表市建局董事會,感謝韋先生對市建局的領導和勤勉盡責,並祝他退休後生活健康、愉快。   (完)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