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专题故事

「乐龄安居」家居改善计划 度身订造安置户新居 贯彻改善旧区居民生活

coverhome code扫瞄观看受惠者故事

市区更新可以通过大规模的土地规划和重整、楼宇复修,以至保育和活化,改善地区环境,但对於经常留在家中的长者而言,他们期望享用更优质的社区设施外,亦希望能够改善家居环境。市区重建局(市建局)贯彻改善旧区居民居住环境的宗旨,在去年以先导计划形式,推出「乐龄安居」家居改善计划,旨在协助重建项目内部分有需要的长者,在他们搬迁至安置单位时,协助他们配置合适的家具和增添长者友善的家居设施,改善生活质素。

「市建局替我设计得好好,迁就到我矮细身型,装修得很美观,我很满意!」、「虽然我患有白内障,但现在我看得到屋内色彩鲜明的房门和衣柜,使用时十分方便和安全!」原本独居於土瓜湾庇利街 / 荣光街发展项目的黄诲龄(黄婆婆)和蔡庆铅(蔡伯伯),获安置到公屋单位居住。虽然居住环境大为改善,但新居是「清水房」 ,亦没有配置家具和其他长者友善设施,对两位独居长者来说,实在不知该如何妥善设计新居,以符合自己的需要。市建局团队於是与他们在搬迁过程中同行,协助他们打造真正的安乐窝。

去年3月推行先导计划  六安置户受惠

市建局由去年3月开始,以先导形式推行「乐龄安居」家居改善计划,为获编配安置公屋单位的体弱长者,度身设计适切的家居,以配合他们现在的生活状况以及未来的需要。

计划同时与多个伙伴机构合作,包括香港圣公会福利协会、其辖下的社会企业锦华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及建造业关怀基金综合服务中心等,务求锁定最有迫切需要的租户,深入了解他们的需要,及善用社区内的资源,回馈社会。先导计划推出至今,已为五个租户完成设计及装修新居,目前还有一个单位的工程正在进行。

74岁的黄婆婆是受惠租户之一,她患有糖尿病,因糖尿上眼导致视力模糊;她身高四尺,比较娇小,过去在家中拿取杂物时经常要「擒高擒低」,不方便之余对眼蒙的她来说,亦易生危险。

黄婆婆去年9月获编配到钻石山富山邨公屋单位上楼。服务团队在新屋入伙前,首先安排社工及职业治疗师,评估黄婆婆的身体状况及旧居环境,然后与室内设计及装修工程团队,商讨如何改造其新屋。

home在设计及装修前,团队与黄婆婆(中)一起到新居视察,并 细心聆听她的起居需要。

home服务团队获得黄婆婆(左四)的信任。黄婆婆迁入新居后,众人亦齐齐来家访。配合黄婆婆的娇小身型,团队为她的新居加入长者友善元素,包括在客厅安装具自动升降功能的电动晾衫架,以免她要将身体伸出屋外使用晾衣架;亦为她在大衣柜内加装可升降的挂通,以增加衣柜的空间,及减少「擒高擒低」易生危险的机会;特低床架亦是针对她的身高而特别订造,各项设计改善了黄婆婆平日的起居生活。

三大贴心设计 方便身型娇小长者

home figure

新居的装修工程需时约两个月,黄婆婆於去年11月迁入新居。她对公屋单位摇身一变成为实而不华及基本家俬一应俱全的安乐窝感到兴奋,她对各项为她度身订造的贴心设计,更是感激,黄婆婆说:「感谢市建局及服务团队,为我把家居打造得很美观、很方便,还特意迁就我的身型造出多样设计,我很满意。」

home蔡伯伯(前)感激整个 服务团队对他的关顾, 入伙后更大赞「住得好 舒服」!

鲜明色彩设计 助白内障患者起居生活

73岁的蔡伯伯於去年获编配到蓝田平田邨公屋单位上楼。蔡伯伯患有白内障,视力模糊,平日在家起居生活也面对多种不便。他亦患有肺气肿,长时间站立或走路后会气促。

针对蔡伯伯的需要,服务团队为他的新单位设计了色彩鲜明的门框,减少出入时候碰撞的机会;团队亦特别订造了采用强烈对比颜色的柜门手抽和门板,蔡伯伯使用时就更为方便及安全;另一项贴心设计是在走廊和客厅装设自动感应夜灯,蔡伯伯晚间在家中走动,就更加安全。考虑到蔡伯伯的长远需要,团队更为他增添了其他长者友善家居设备及辅助器具,包括预留了摆放手杖的位置,以及装设了床栏及沐浴椅。

窝心小设计 方便白内障患者

home figure

度身订造新居 将「更新」精神带入屋

负责「乐龄安居」家居改善计划的市建局社区发展部经理张钧灏(Howard)及高级主任雷婷婷(Trina)形容,这次计划的服务理念,是将市建局的「更新」精神,从地区带入屋。他们说:「市区更新可以改善旧区环境,但对於经常留在家中的长者而言,改善家居环境同样重要。故此,我们一直探讨推行适合的社区计划,连结伙伴机构的力量,为有需要的长者改善家居环境。」

市建局早於2018年起,已推行「『守望相助』家居维修计划」,三年来已为约1,000名居住环境较差的长者及基层家庭,提供免费家居维修支援服务,而「乐龄安居」家居改善计划,旨在深化这份改善有需要人士家居环境的理念, Howard 和Trina解释,「在现行给予受重建影响租户的补偿和安置机制下,合资格租户可选择特惠现金津贴,或接受安置安排;选择接受安置的租户,如符合入住公屋资格,可获编配公屋。当受重建影响的租户获编配公屋上楼后,市建局的基本安置任务本来可以说是完成,但我们都认为,其实可以多行一步,全面改善旧区居民生活。」

Howard(右一)向受惠租户讲解计划详情。Howard(右一)向受惠租户讲解计划详情。

团队与受惠者到新居视察。团队与受惠者到新居视察。

.Trina(左一)在计划中赢得受惠者的信任,感到莫大满足感。Trina(左一)在计划中赢得受惠者的信任,感到莫大满足感。

连结伙伴机构 凝聚助人自助力量

市建局特别与多个伙伴机构合作,包括香港圣公会福利协会、其辖下的社会企业锦华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及建造业关怀基金综合服务中心等,组成跨专业服务团队,度身设计家居及订造合适家具,提供「一条龙」服务,令计划效益更加事半功倍。

冀继续推行计划  实践长者友善家居概念

香港圣公会福利协会经理(设计及物业管理)陈咏琳称,协会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是为长者进行友善家居设计工程,与市建局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谋而合,目标都是协助长者改善生活环境,打造切合需要的家。

她说,服务团队为长者家居度身订造家具,以迎合他们的需要,如在储物柜预留空间供长者日后摆放拐杖之用。团队明白长者期望尽快搬离原来恶劣的生活环境,因此团队与市建局尽力协调装修工程的进度,务求工程得以顺利进行及如期完工,让长者尽快迁入新居。

她期望,这个为期一年的先导计划结束后,市建局可检讨成效,日后继续推展这个有意义的计划,与社区各机构共同实践长者友善家居概念。

home陈咏琳(右一)了解受惠者的需要,与团队筹划长者新居 的友善设计。

home fighure

团队与受助者建立情谊

Howard 和 Trina是整个「乐龄安居」家居改善计划的幕后功臣,过去一年都全情投入计划的每一项细节中,协调和联系各方的工作,每个大小环节均参与其中,确实付出了不少心血。而经历各项筹划工作至最终为各受助人带来全新的舒适安乐窝,除了工作上的满足感,二人在心灵上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为蔡伯伯设计新居前,二人都多次到访过他的旧居,以了解他的需要。Howard说:「虽然蔡伯伯的生活条件很差,但他十分热情及好客,我们每次上门探访时,蔡伯伯都会为每人准备一支水,令我们很窝心。」他忆述陪同蔡伯伯到新居参观时,他从旁扶持蔡伯伯,而蔡伯伯亦搭着他的手,感觉就犹如两爷孙,很是温馨。

Trina也回想初次与黄婆婆见面时的情况:「她最初极抗拒陌生人,直言『无咁大只蛤乸随街跳』!后来,我们向她耐心讲解计划内容,她亦相信我们是真心关怀她的需要,慢慢与她熟络后,我们的工作亦能顺利展开。」Trina更表示,跟合作伙伴订制家具,听他们讲解工程进度,过程中让她学会了更多工程知识,笑言是「技能小解锁」。

homeHoward(左)及Trina(右)为计划能帮助到长者感到无比满足感,更意外地与受助人建立了一份情谊。

遗孤承父业 助人回馈社会

home建造业关怀基金综合服务中心干事陈浩贤(右)善用他的 技能,亲力亲为帮助长者打造友善设计家居,他更亲自教 导受助人黄婆婆使用多项贴心设计。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在物色合作伙伴时,希望能善用社区内的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乐龄安居」家居改善计划其中一个合作伙伴——建造业关怀基金(CCF)综合服务中心,一直致力为建造业意外身故或严重受伤工人的家庭提供支援,该中心透过计划,让受助者成为助人者,发挥专长,回馈社会。

有份参与计划的陈浩贤(浩贤)曾受惠於建造业关怀基金。2009年,浩贤的父亲经营一间装修公司,他因工业意外不幸身亡,当年只有20岁的浩贤,本来计划修读室内设计,待毕业后可与父亲合组「父子档」,岂料遭逢厄运,一家顿感旁徨。CCF知道浩贤家庭的个案后,向他们发放慰问金,渡过难关,亦让浩贤可以继续学业。浩贤有感装修公司是父亲的毕生心血,於是决定接手,展开半工读生涯。透过基金,浩贤认识了其他不幸的家属,大家感同身受,互相扶持,走出难关。后来,浩贤亦成为了CCF综合服务中心的干事。

浩贤得知有关计划后,很快便决定主动请缨参与,希望以自己的专长及技能帮助别人,他说:「全赖当年善心人的帮助,今天我能经营一间自己的工程公司。我也希望以我微小的力量,将帮人的精神传达开去。」。这趟是他首次参与市建局的计划,与不同单位合作,凡事也亲力亲为的浩贤说:「我们完成工程后与受助人倾谈,他们均对新居赞口不绝,看见他们这样满意,成功感比完成一个豪宅设计更甚。」

浩贤对於能参与这个计划感到很开心,满足感难以言 喻,他认为对他个人以至社区都有裨益,他乐意与外 界分享更多,鼓励更多人以自身之力回馈社会,他亦 希望与市建局继续合作,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士。

疫情下的工作机会 建造业工人受惠

去年,2019冠状病毒疫情持续,各行各业也受打击, 不少工人生计大受影响,建筑、装修也是其中一个面 对极大挑战的行业。市建局与CCF综合服务中心推行 计划时,亦特别找来在疫情下面对开工不足困境的工 人来参与,让他们助人之余也自助,获取开工机会及 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