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行政总监网志《挚诚.志成》

市建局士丹顿街活化项目招营运机构 推「社区客厅」及「共居」新概念 令社区营造更具伸延性

市建局考虑到中上环旧区蕴藏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早年在推行该区的士丹顿街项目(H19项目)时,主动探索以重建以外的方法,研究保育及活化项目内的特色建筑群及社区肌理,营造社区,并与周边的活化项目发挥协同效应。

市建局为达致上述目标,委托机构进行「社区营造研究」,与居民和社区持分者共同探索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活化方案。研究归纳出社区人士对H19项目小区未来发展的四大愿景,包括:

  1. 知识共聚:连结地区团体,以互动参与,跨代共融为原则,将区内传统及文化薪火相传;
  2. 民生共创:引入「共居」概念及便利民生的店铺,让小区达到「民生共创」;
  3. 社区共享:透过地缘协作,善用社区资源,营造社区聚脚点以加强社区的归属感;及
  4. 身心共融:配合小区的环境和个性,筹组以「身心共融」为本的活动,共同建构融和社区。

在确立小区发展愿景后,市建局团队与不同社区团体共谋协作。在过去三年,先后推行三项先导项目,包括建立「社区苗圃」,推动「区民」一起种植,建立更紧密的社区网络,实践「身心共融」;以「知识共聚」为目标,分别透过创作壁画和举办社区导赏团两项活动,带动学生认识社区及区内的历史和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

为了实践及持续深化上述社区愿景,市建局团队以楼宇复修和改造重设这市区更新策略,为项目内合共九幢已收购的旧建筑,进行「大翻身」和提升设施,将旧建筑物活化再用,成为崭新的「共居」项目,让社区资源能达致「民生共创」及「社区共享」两个愿景。

经过接近两年的施工,活化工程已经完成。市建局将在短期内为「共居」项目的营运者进行招标,以物色具经验和能力的机构合作伙伴,与市建局共同管理和营运建筑群,首阶段为期五年。

市建局冀盼营运机构能逐步落实H19项目「社区营造」的目标,将居民的活化社区愿景,融入营运方案,促成「区民」与社区硬件和环境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并能自发组织和筹办活动,以促进社区的自主更新及长远发展。

社区愿景融入设计方案     赋予旧建筑新生命

H19项目内位於士丹顿街和华贤坊西的九幢楼宇,楼高4至6层,楼龄已超过60年。市建局早年收购有关物业后,委聘顾问为楼宇进行初步勘察,结果显示这些40、50年代建成的楼宇,单位内部份结构已严重损毁,多处石屎严重剥落,外墙出现裂缝,而部份外露的僭建物亦对公众构成安全隐患。

此外,楼宇的屋宇装备设施落后,例如供电系统以旧式电箱设计,电源未能应付住户的日常所需;衞生设备方面,部份单位更属於旱厕,缺乏有效的排水和排污系统,不符合现时的建筑物条例,根本不能居住。

为了将旧建筑复修和活化再用,并同时融入社区发展愿景,市建局委聘了在社区活化工程有丰富经验、曾参与九龙东海滨设计的建筑师卢廷铨先生(Jo) ,试验应用不同新技术,进行项目的设计及复修工程。

Jo对社区参与别具热诚,除亲自带领附近小学20多位学生,一同创作城皇街的社区壁画外,更贯彻市建局进行「社区营造研究」与「区民」共商共议的精神,与市建局共同协作,将位於士丹顿街的一间小铺,变身成为他的社区工作室,方便与居民随时就保育及活化的方案,交流意见,进一步了解社区居民对如何具体落实这些愿景的想法,以深化活化方案的具体设计和建造。

此外,Jo的团队更在2020年年中,展开为期两个月的「与社区对话」活动,透过制作一个展示H19项目建筑外貌的立体模型及展板,介绍九幢建筑物的初步保育构思,并举办工作坊、小组讨论和利用网上社交平台,与居民和不同地区团体交流,汲取共8个不同街坊团体、逾50名社区持份者的意见,以及收集关於地区印刷历史的意念和建议,融入保育和活化的设计和建造方案。

Jo向市建局团队分享社区参与的工作成果,他说交流期间,街坊们就如何深化四大愿景落实成具体行动,就「共居」模式提出不少有用建议。此外,他留意到社区苗圃自成立以来,成功令邻舍之间的联系和更紧密的互动,并藉著种植,提升居民的身心健康,值得在项目的活化方案中,持续长远发展。

在彰显地区特色方面,居民亦建议藉著楼宇外墙美化工程,将唐楼建筑结合社区的历史背景,展现该区曾经是印刷工场集中地这独有的人文特色和社区风景。

建筑群保存唐楼特色    引入「共居」理念

为了落实「共居」项目,市建局团队全面复修建筑群外、内的结构,提升楼宇的安全水平。因应建筑物的混凝土结构已受很大程度侵蚀而出现松脱剥落,需要不同程度的复修,团队试验应用来自日本的技术及材料,包括在修补破损混凝土时,注入可促进混凝土自我修复的添加剂,减低日后出现裂缝引致钢筋锈蚀的风险;更进一步,应用新型腐蚀抑制剂和额外加添防霉涂层,强化复修效能,以延长楼宇寿命。

另一方面,各层住宅单位将重新布局,改划成38个不同大小的单人或双人「共居」单位。视乎各楼层的实际面积和结构梁柱的位置和分布,每楼层大约设有两至三个单位,每个单位的空间足够摆放床铺和日常家俱,而每层设有共用厕所、浴室和厨房,让该层单位的居民使用。

然而,建造成合乎现今标准作共居用途的单位,遇上不少困难,因为这些旧唐楼昔日每层只有一个单位,每个家庭亦只有一个家庭户,加上50年至60年代屋内设施简陋,团队需要在供电设施、排水系统等进行一系列改造重设工程,包括增设水缸、更换排水系统,接驳光纤网络以及加装电压较高和电流更为稳定的三相电源,以应付每层单位安装冷气、热水炉、电炉、洗衣机和网络装置等所带来的电力需要;同时,亦加装公用设施管理系统,协助物业管理人员监控公用设施的使用状况,提升日后楼宇管理和维修保养的工作效率。

1市建局收购华贤坊西4至10号时,有关楼宇已经严重老化,更有部份外墙和窗户已被拆走(左图);完成复修后僭建物被拆除,不单整体结构状况大为改善,亦保存了旧立面,展现昔日的街道氛围。

​市建局团队藉著楼宇复修的契机,将各层单位改造成「共居」单位,住户有独立的房间外,各楼层亦有厕所和厨房设施共用;楼宇亦提升电力设施,满足居住所需。市建局团队藉著楼宇复修的契机,将各层单位改造成「共居」单位,住户有独立的房间外,各楼层亦有厕所和厨房设施共用;楼宇亦提升电力设施,满足居住所需。

增设唐楼体验及社区客厅

除了改造楼上单位作「共居」用途,针对街坊期望此项目活化后可成为社区的聚脚点,市建局特意拨出三个地方,翻新成两个社区共享空间,方便居民举办不同活动。其中,在获评为历史建筑的士丹顿街88号,团队将一楼的单位改造成以「唐楼体验」为主题的共享空间,并保育原址唐楼外、内不同的建筑特徵元素,包括昔日以传统「上海批荡」工艺方式、展示老店「宝宾茶室」店名的外墙饰面、楼梯以及室内的红砖墙身和花纹地砖等。

被评为二级历史建筑的士丹顿街88至90号获原址保育,经复修后已回复唐楼昔日面貌,亦保留了木制窗户、楼梯和外墙饰面等建筑特徵元素。被评为二级历史建筑的士丹顿街88至90号获原址保育,经复修后已回复唐楼昔日面貌,亦保留了木制窗户、楼梯和外墙饰面等建筑特徵元素。

位於士丹顿街90号地铺的前宝宾茶室,在1970年代开业,成为该区的饮食地标,但近年已作为肉食公司,原有的招牌亦被遮去(左图)。团队保育楼宇时,修复原来以传统「上海批荡」工艺制成的饰面,重现历史痕迹。位於士丹顿街90号地铺的前宝宾茶室,在1970年代开业,成为该区的饮食地标,但近年已作为肉食公司,原有的招牌亦被遮去(左图)。团队保育楼宇时,修复原来以传统「上海批荡」工艺制成的饰面,重现历史痕迹。

团队更运用唐楼特色元素,设计门牌和信箱等不同新装置,融入旧建筑之中,进一步彰显唐楼的传统建筑特色。至於分散在不同单位内一些状况较为完好的建筑部件,例如木制窗户、门框和木门拱和木摺门等,团队亦将有关原装部件小心拆下,安排保育承办商搜寻合适的零件,尽量按照原来面貌修复,再把它们重置并融入到「唐楼体验」空间内,让访客日后可近距离观赏旧唐楼的建筑工艺,亦更能配合「知识共聚」、传承历史这个社区愿景。

士丹顿街88号一楼单位以「唐楼体验」为主题,团队复修唐楼楼梯,并在单位内重置传统木制摺门,以及原址保存红砖墙,让访客近距离认识昔日唐楼内的环境和建造。士丹顿街88号一楼单位以「唐楼体验」为主题,团队复修唐楼楼梯,并在单位内重置传统木制摺门,以及原址保存红砖墙,让访客近距离认识昔日唐楼内的环境和建造。

至於另一个「共享」空间,由华贤坊西6-8号两个面积逾400平方尺的地下相连单位组成,将预留作「社区客厅」用途,日后交予营运机构管理,成为一个街坊的聚脚点。团队在设计「社区客厅」室内配置时,将两个单位打通,以便居民因应不同用途灵活运用;此外,亦尽量扩阔前门和后门的出入口,加强与毗连街道的相连性,并充分利用华贤坊东和中和里的休憩空间,编织社区网络,亦方便项目周边的居民可直达「社区客厅」,增进邻里交流。

Jo在设计「社区客厅」时,将两个相连单位打通,让营运者可以善用空间;前门和后门的出入口亦已加阔,加强项目与周边街道和居民的连系。Jo在设计「社区客厅」时,将两个相连单位打通,让营运者可以善用空间;前门和后门的出入口亦已加阔,加强项目与周边街道和居民的连系。

融入地方特色     彰显印刷文化

在活化项目的整个设计过程中,市建局团队除了将有价值的建筑特色保存,亦考虑到其中一幢唐楼的前身,是香港最早出版的中文报纸、华侨日报创办人岑维休先生的旧居,而项目附近一带亦是上世纪印刷业的集中地,故此将地方特色融入唐楼的主题设计,将昔日印刷业及报业文化呈现出来。

为此,团队进行九幢楼宇的外墙美化时,采用黑白、单色和彩色的主题设计,象徵印刷业在不同时代的演变,并按楼宇落成时间的先后次序,在楼宇内、外将这个演变表达出来。

团队为旧建筑物进行外墙美化时,采用黑白、单色和彩色的主题设计,象徵印刷业在不同时代的演变。团队为旧建筑物进行外墙美化时,采用黑白、单色和彩色的主题设计,象徵印刷业在不同时代的演变。

此外,为了呈现报业文化,建筑师团队委聘画家,以报章编采、印刷和发行等不同工序作元素,在楼宇内楼梯的墙身绘制壁画,进一步彰显地区特色 。 

为了呈现报业文化,建筑师团队委聘画家,以报章编采、印刷和发行等不同工序作元素,在楼宇内楼梯的墙身绘制壁画,进一步彰显地区特色 。 

活化项目获周边业主认同

士丹顿街项目的保育活化工程已到最后阶段,我乐见这一个残破得无法供人居住的旧楼宇,获赋予新生命,配合社区对「知识共聚」、「民生共创」、「社区共享」和「身心共融」这四个愿景,活化作多元用途,延续它在社区以至城市当中的角色。

我得悉这项复修活化项目,对团队在该小区推动楼宇复修带来正面影响,在项目附近的一幢楼宇业主,近日与楼宇复修团队商议后,同意申请参加市建局的公用地方维修资助及地方营造合作伙伴大厦计划,团队将向业主提供资助及技术支援,协助进行公用地方维修工程,而设计团队亦会与业主共同商议大厦外墙饰面的设计,以配合H19项目的设计主题,让街道景观更一体化,提升地区整体形象。

全港首个获取社区绿色认证的活化项目

此外,士丹顿街项目亦凭藉在项目内加入多元社区共享元素,照顾到邻里附近的建设环境,以及在环境、能源效益和创新用途等范畴均有良好表现,获得绿建环评(社区)的金级评级,成为全港首个在住宅改建类别获取社区绿色认证的活化项目。

能获取这社区绿色认证,除市建局重视H19项目的绿化元素外,更令绿化工作别具意义的,是「区民」自发推行名为「Go Green」的共享植物计划,提供树苗并组织义工,种埴四季常绿及耐久的花卉,放置在社区不同位置,绿化和美化社区环境。我感谢「区民」积极的参与、付出的时间和爱心,共建社区。

居民自组推出Go Green 计划,在社区放置「共享花卉」,美化社区环境。居民自组推出Go Green 计划,在社区放置「共享花卉」,美化社区环境。

这项工作成果,说明可持续的市区更新,关键不在於「拆」旧单位和「建」新单位;更重要的是,透过楼宇复修和改造重设,尽量「留」更多的单位,改善及提升设施,活化再用;并藉复修的机会,将九幢楼宇每个独立的项目「点」,融合邻近活化后的城市肌理和社区苗圃等公共空间,点与点的连贯起来,成为拾级而上的一段活化「线」;更进一步利用「社区营造」手法,连接区内不同楼宇的街坊、业主和店铺,共筹范围更广的复修和活化措施,从而交织成一个更具地方特色的社区「面」,让社区营造更具伸延性,进一步推动「自己社区、自主更新」这份可持续概念。

物色共居营运机构    重视实践社区愿景

复修和活化项目的硬件设施,只是活化社区工作的第一步,还需要在项目的管理和营运中,将「社区营造」的愿景实践。

市建局将在短期内,就挑选项目的营运机构进行招标。团队将营运机构日后如何实践居民对项目的四项发展愿景,加进招标文件中,并提升至评审准则内最重视的要求。市建局将要求入标机构,提交详细的社区营造方案建议书,说明如何透过营运建筑物的设施,促进「共居」单位的租客,连系邻里,与「区民」一同筹办「社区营造」活动,并善用「社区客厅」和「唐楼体验」空间等不同共享资源,长远促进社区「自主更生」。

考虑到「社区苗圃」在实践「身心共融」取得的良好成果,我们亦计划将有关先导项目恒常化,就苗圃的长远运作安排加进招标文件,邀请营运机构提交建议,以深化「社区苗圃」的成效,扩展受惠对象,贯彻社区发展愿景。

日后,市建局将与中选的营运机构,共同设立管理委员会,就营运、财务、社区营造项目、管理等各方面的进度作定期检讨,并持续优化各项措施,确保项目达到活化社区的效果。

长远而言, 我冀盼项目运作畅顺,鼓励更多「区民」建立更深厚的关系,凝聚具规模的社区组织,从参与协作迈向主导,与营运机构一起共同打理社区。推而广之,我期望H19活化项目能为其他旧区发挥示范和参考作用,鼓励更多旧区内的业主和居民,自主复修和活化旧建筑,并凝聚「区民」力量,让「社区营造」这市区更新手法,得到广泛应用,缔造社区自组织、自治理、自发展的长远社区营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