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专题故事

「618上海街」社企书店:「孺尊」 「母女档」拍住上见证自闭症女儿成长

「孺尊」(Dignity Mama)二手书店,是市建局邀请来港营运的新加坡社会企业Project Dignity项目之一,旨在协助本地的弱势群体自力更生。「孺尊」(Dignity Mama)二手书店,是市建局邀请来港营运的新加坡社会企业Project Dignity项目之一,旨在协助本地的弱势群体自力更生。

如果你的妈妈,同时是你的上司,这份工作你会否乐意去做?对於Cindy而言,妈妈是她最佳的工作伙伴,这份工作亦是她多份工作中最喜爱的一份;对於妈妈Mabel而言,过去30多年来,每天都照顾著自闭症女儿的日常生活,现在和她一同在社会企业「孺尊」(Dignity Mama)书店上班,见到女儿能在适合自己的地方尽展所长,兼且每天都在进步,提升自我照顾的能力,Mabel深感安慰。

「孺尊」书店的书籍由外界捐赠而来,Cindy和妈妈会将书本逐一清洁才「上架」。「孺尊」书店的书籍由外界捐赠而来,Cindy和妈妈会将书本逐一清洁才「上架」。

二手书店「孺尊」是市建局「618上海街」保育项目内,新加坡社会企业Project Dignity「厨尊」旗下的分线,书店总店位於「厨尊」餐厅旁。市建局在2018年邀请这间社企在香港开店营运,并提供所需协助,将这创新社企餐厅模式带到油旺区,帮助香港弱势群体在职的需要。

「厨尊」在餐厅一角建立「孺尊」书店,售卖捐赠的二手书籍以及由员工和员工妈妈制作的手工艺品,以推动有特殊教育需要(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SEN),如患有自闭症、身体或智力有缺憾的年轻人投入职场,训练他们自力更生的能力,促进学员逐步自主工作、融入社会;此外,亦为这些年轻人的妈妈及单亲妈妈提供就业机会。

「孺尊」书店出售的手工艺品,均是由SEN员工及他们的妈妈亲手制作。「孺尊」书店出售的手工艺品,均是由SEN员工及他们的妈妈亲手制作。

Mabel自Cindy出生后便担任全职妈妈,她说在Cindy一岁多的时候,已发现她「与众不同」:「成日唔望人,对周围事物好似无兴趣。」由於留意到女儿的特别行为,Mabel便带她到儿童测验中心进行全面评估,确认她有自闭症、智力不足和特殊教育需要,及后开展数以年计的语言治疗、物理治疗、职业治疗等评估和训练。直至Cindy在特殊学校完成中学课程后,再接受复康机构提供的职前训练,才正式踏入职场。

在职培训机会少 谋生不容易

然而,自闭症人士并不懂得日常生活的人际关系和社交沟通方式,有时候在人群当中会表现异常,或会被误会为「麻烦」;加上愿意聘请这些需要特别照顾人士的公司或机构亦不多,令他们在社会寻找工作谋生并不容易。再加上欠缺在职培训机会,令他们较难学到一些工作技能,以帮助就业。

Cindy曾先后在快餐店和售卖二手衫的店铺工作,但经验并不愉快:「始终出面工作速度较快。快餐店试过让她斟汽水,但她都跟不上,只可以做清洁,但却给其他员工欺负。」Mabel说:「店内无洗衣机,她要用手洗毛巾。试过返早更,发现夜更员工将几廿条污糟毛巾,留给她一个人洗,但她又不懂出声。」其后,Cindy转职於二手衫店工作,但遇上疫情而停工,之后便留在家中一年多没有工作。

疫情过后,Cindy在协康会的介绍下,成为「厨尊」餐厅(Dignity Kitchen)的员工。与一般企业不同,「厨尊」会为员工提供培训,并按他们的能力安排合适的岗位,更会设置特别和创新的工具,辅助残障者处理食材和烹调,让他们发挥潜能,促进学员逐步适应工作、自主工作,以达至融入社会、自力更生的最终目标。

在「618上海街」营运的「厨尊」,将新加坡的创新社企营运模式带到香港,协助弱势社群。在「618上海街」营运的「厨尊」,将新加坡的创新社企营运模式带到香港,协助弱势社群。

在「厨尊」工作的Cindy,因皮肤接触到清洁用品后会出现敏感,令她对需要清洁双手的工作有所抗拒。就在此时,Cindy对餐厅旁边「孺尊」书店的工作渐生兴趣,希望转职到书店。不过,由於当时「618上海街」的「孺尊」总店已有足够人手安排,直至「孺尊」在青衣开设分店,Cindy和妈妈一同尝试申请,担任书店「小经理」。

「上司」妈妈提供最适切的指导

受聘员工一般在工作上均需要指导及调教,考虑到他们亦对周遭事物和身边的人比较敏感,「孺尊」特意安排员工以「母子档」上班,由最了解他们个性的妈妈担任「上司」,按子女的性格和特质,提供适切的指导和协助。书店「小经理」在妈妈「上司」的指导下,负责接待客人、「收银」、清洁书籍、创作和售卖手工艺品等;妈妈则负责书店补货、每日「埋数」结算等工作。

首次和女儿「拍档」工作的Mabel  说,女儿曾在其他地方工作,她并没有机会知道女儿工作时的表现;而在「孺尊」书店与女儿一同工作,可以让她更认识及了解女儿:「Cindy最初在书店工作时社交好差,例如客人问路,她并不懂回答;但原来女儿好好记性,可以记下每位客人的姓氏。」在循循善诱的鼓励和训练下,女儿开始尝试和客人打开「话匣子」,当「熟客」再次光临时,Cindy会和她们打招呼,现在更会主动推销手工艺品。

Cindy现时已在「孺尊」工作一年,期间更发掘到她一直被埋没的绘画天份。Mabel 说:「她一向有上绘画兴趣班,但原来她所画的东西,会有客人去买,以往未曾想像过,令我十分惊喜。」Cindy更在母亲节前,亲手绘画了一张有妈妈最爱的玫瑰花和写上「母亲节快乐」的书签作为礼物。

妈妈对Cindy亲手绘画的玫瑰花书签母亲节礼物,爱不释手。妈妈对Cindy亲手绘画的玫瑰花书签母亲节礼物,爱不释手。

Cindy先后在「厨尊」和「孺尊」工作,学到的不仅是烹饪或销售技巧,更重要的,是自立的能力。而由妈妈亲自督导作为另类「上司」,亦加速女儿的独立成长。

创办人理念:「我们帮助的是整个家庭」

对於妈妈Mabel而言,女儿进步很大。在上班前,Cindy有时候会煮水饺为自己准备午餐,比以往更独立,亦逐步学会自理及自主生活,令妈妈和爸爸十分欣慰,减少了他们的担忧。这正反映了社企创办人许承俊的创办理念:「我们帮助的并不是一个人,而是整个家庭。」

Mabel很感谢「厨尊」和「孺尊」 给予女儿不同的工作机会:「出面无这么多机会给予她们,这是最适合女儿工作的地方。」对於自己而言,由於一直照顾女儿已多年没有工作,「孺尊」 的岗位亦让她能「见见世面」。除了「618上海街」的总店,「孺尊」书店已在港九新界开设四间分店,支援更多有需要的家庭,目前有20对「母子档」在「孺尊」工作。

「孺尊」书店 「小经理」Cindy热爱现时的工作,在空闲时更会到「618上海街」的书店担任义工。「孺尊」书店 「小经理」Cindy热爱现时的工作,在空闲时更会到「618上海街」的书店担任义工。

正所谓:「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从婴儿呱呱落地那天,父母便不辞劳苦,把所有心思全放在子女身上。问及对女儿未来的期望时,Mabel说:「希望女儿能够煮更多餸菜,学识照顾自己。」母亲的责任一点都不简单,心愿却很简单,这就是母爱的伟大。这个周末,大家不妨到访「618上海街」,品尝「厨尊」的新加坡美食,亦感受这间充满著爱的「孺尊」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