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
2015年
-
2015年4月17日
市建局桂林街公眾休憩空間紀念新亞書院舊址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位於深水埗的荔枝角道╱桂林街及醫局街項目提供一個公眾休憩空間,並以新亞書院歷史為設計主題,紀念新亞書院50年代在項目範圍內的校舍舊址。 現為香港中文大學其中一個書院的新亞書院,曾經租用桂林街61至65號作校址。市建局在設計這個佔地約580平方米的公眾休憩空間時,悉心將這個特別的文化連繫彰顯出來。 市建局主席蘇慶和今日(星期五)在竣工儀式上致辭時表示,市建局透過這個重建項目,不但改善了該處居民的居住環境,更為區內居民增添一個優美的休憩處和主題地標,讓公眾可以感受到「新亞精神」。 他說:「市建局在規劃這個項目時,已決定在項目內提供一個公眾休憩空間,以彰顯新亞書院的起源和歷史,並於設計和布局上特別考慮了該歷史背景。」 桂林街公眾休憩空間展示了多件與新亞書院有關的展品。一面由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題字寫上「新亞舊址」的牌匾,介紹新亞書院在桂林街舊校舍的歷史背景。另外,公眾休憩空間內有一道以新亞書院校訓「誠明」二字為主題的水牆;水牆前的紀念碑則刻上新亞校徽。除此之外,更有一道牌匾佇立其中,上面刻有新亞書院創校校長錢穆的校歌手稿,以及一幅歷史紀念石牆,刻上新亞書院第一屆畢業生余英時教授撰寫的紀念辭和銘文。 蘇慶和特別感謝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區議會及項目合作夥伴的支持和合作,使市建局可以通過這個公眾休憩空間紀念「新亞精神」。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校董會主席梁英偉,以及深水埗區議會主席郭振華今日亦有出席並主持竣工儀式。 市建局在深水埗區已進行了15個重建項目,及協助區內400多幢樓宇進行樓宇復修。 (完)
-
2015年4月15日
市建局大角咀晏架街/褔全街項目收到21份發展意向書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就大角咀晏架街/褔全街項目邀請提交合作發展意向書,今日(星期三)截止。市建局一共收到21份意向書,表示有興趣發展該項目。 市建局董事會轄下的一個遴選小組將挑選合資格的發展商,並會於短期內邀請他們就該項目提交合作發展標書。預計招標工作將在短期內展開。 晏架街/福全街項目地盤面積約726平方米。項目將發展成一座23層高的酒店,提供約200間房間及附屬設施,總樓面面積為6,529平方米。 (完)
-
2015年4月1日
市建局恒安街「需求主導」重建項目得到92%業主同意出售物業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位於觀塘恒安街的「需求主導」重建項目在今日(星期三)75日「有條件收購建議」有效期屆滿前,得到項目整體92%不分割份數業權的業主簽署買賣合約,同意將其物業出售予市建局。 項目位於恒安街12至30號(雙數),於2014年11月啟動,是市建局第三輪「需求主導」先導計劃中第三個開展的項目。市建局在今年1月16日向項目的物業業主,發出「有條件收購建議」。 項目須待發展局局長授權進行,以及在公布該授權後的30日屆滿時,如沒有任何上訴或所有上訴已被駁回,項目就可進一步落實推行及市建局可與已簽署買賣合約的業主成交。 觀塘恒安街項目地盤總面積約865平方米,涵蓋10個街號。市建局初步建議在項目內提供約5,950平方米的住宅樓面面積,可建約115個住宅單位,以及約740平方米的商業/零售及機構或社區設施樓面面積。項目預計在2021/2022年完成。 (完)
-
2015年4月1日
市建局大角咀晏架街/褔全街項目邀請合作發展意向書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將於明日(星期四)就大角咀晏架街 / 褔全街項目,邀請有興趣參與的發展商提交合作發展意向書。 晏架街 / 福全街項目地盤面積約726平方米。項目將發展成一座23層高的酒店,提供約200間房間及附屬設施,總樓面面積為6,529平方米。 有意參與合作發展上述項目的發展商,需要提供資料表明他們的發展經驗和財政能力,符合市建局訂定的合作發展要求和條件。 參與合作發展上述項目的意向書必須在2015年4月15日(星期三)下午五時前,送抵香港皇后大道中183號中遠大廈26樓市建局總辦事處。 市建局董事會已設立的遴選小組,將評審上述項目收到的合作發展意向書,並於稍後邀請合資格的發展商,提交合作發展標書。 (完)
-
2015年3月31日
市建局主席聲明
就市區重建局(市建局)行政總監譚小瑩於昨日請辭一事,市建局主席蘇慶和有以下聲明: 市建局董事會今天(星期二)討論了行政總監的請辭,董事會重申,市建局將會繼續其社會使命,推行市區更新,為更多舊區居民帶來裨益。 在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市建局亦將謹守財務紀律,令市區更新工作可以持續推行。市建局的社會責任與其審慎理財不會相違背。根據《市區重建策略》,兩者可以在政府和其他持份者的支持下雙軌而行。 面對嚴重的市區老化及財政壓力,我們需要有新思維去進行市區更新,目標是令市建局的工作做得更好、更快和更符合社區期望。 市建局董事會今天特別感謝譚女士在過去多年來,為市建局的工作盡心盡力及作出貢獻,並希望譚女士可以重新考慮其請辭決定。 (完)
-
2015年3月31日
英皇集團(國際)有限公司投得市建局深水埗福榮街項目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二)宣布,經過公開招標競投後,決定與英皇集團(國際)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財博有限公司,合作發展深水埗福榮街項目。 市建局較早時邀請多家符合要求的發展商,入標競投合作發展該項目,在截標時共接獲13份標書。 經詳細考慮及審議後,市建局董事會認為英皇集團(國際)有限公司合乎該項目的招標要求,開列的條件亦會為市建局帶來最佳的利益,故決定將項目的合作發展合約批出予該發展商。 市建局發言人表示,市建局很高興有機會與英皇集團(國際)有限公司合作發展深水埗福榮街項目,相信憑著他們在本港的豐富房地產經驗,項目將會成功發展。 福榮街項目地盤面積約596平方米,位於青山道及昌華街之間。項目完成後,預計可提供約4,471平方米住宅樓面面積,共90多個住宅單位,以及約559平方米商業樓面面積。 (完)
-
2015年3月16日
市建局透過戲劇藝術鼓勵學生關心可持續發展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今年繼續舉辦一系列環繞市區更新議題的教育及外展計劃,令年青一代加深對市區更新的認識。本學年「中學生短劇創作」的決賽及「小學巡迴劇場」大匯演已於3月13日晚假柴灣青年廣場舉行,近400人參與。 今年已踏入第五年的全港中學生短劇創作比賽以「未來․建於今天」為題,鼓勵中學生以劇本創作和舞台演繹,向大眾表達他們對可持續發展的願景,並帶出家庭、學校、社會、政府、企業、環保團體等各層面的配合,攜手令香港成為一個可持續發展城市的訊息。市建局、香港綠色建築議會和香港話劇團分別為入圍隊伍舉辦專題講座及工作坊,讓同學可以了解市建局如何在項目內加入可持續發展元素及有關綠色建築的知識,更獲得表演及舞台製作技巧指導。四個入圍劇目無論在表演及資訊層面都非常出色。 短劇創作比賽得到香港教育城、香港話劇團及香港綠色建築議會的支持,比賽得獎名單詳見於附件。 另外,市建局在今個學年亦繼續夥拍香港話劇團舉辦「小學巡迴劇場」,以輕鬆活潑手法向小學生介紹市建局在重建和樓宇復修方面的工作。為期六個月的「小學巡迴劇場」有近30間小學,約2,000名師生參加,其中10多位參與的小學生更於3月13日當晚合力演出一場壓軸話劇大匯演「珍・聰・明」外傳,以表演藝術展現舊區的情懷和對市區更新的看法。 市建局董事會非執行董事簡兆麟先生致辭時表示:「今年短劇創作比賽的主題『未來․建於今天』環繞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非常有意思,也切合市建局的環保理念。市建局透過樓宇復修、以及在重建項目加入節能環保設計,提供綠化空間,以及盡量減少建築廢物等,促進香港的可持續發展。本局在項目中提倡環保設計在業界獲得認同,至今已有8個市建局重建項目獲得香港綠色建築議會頒發鉑金級別證書。」 由3月19日(星期四)起,市建局將會在中環街市綠洲藝廊舉行為期約一個月的展覽,展示短劇創作比賽的花絮,歡迎公眾人士到場參觀。市民亦可瀏
-
2015年3月13日
市建局聲明
就市區重建局(市建局)為已參加「認購意向安排計劃」的西營盤第三街/餘樂里/正街項目重建前的物業業主(上述業主)而設的銷售安排,市建局有以下聲明: 市建局西營盤第三街/餘樂里/正街項目住宅單位開售前,有11名上述業主(確認業主)向市建局確認有興趣根據「認購意向安排計劃」選購住宅單位。 市建局在項目內共預留了11個住宅單位供上述業主於2015年4月11日揀選及購買單位。為了讓每名確認業主有足夠時間去考慮該批住宅單位資料及作出適當的財務安排,市建局於去年12月30日已透過雙掛號郵寄方式將有關「售樓說明書」寄給每名確認業主。市建局亦於今年1月9日透過雙掛號郵寄方式將有關的價單及售樓說明書送達每名確認業主,並於今年3月12日用相同郵寄方式將有關單位價單(樓價不變)、銷售安排及付款條款、購樓意向登記等文件寄給每名確認業主。換言之,每名確認業主在揀選預留單位前已充份掌握單位的資料及約有100日的時間去考慮及作出適當的財務安排,做法遠較市場上一般樓宇銷售安排所提供的考慮時間為長。這項安排是符合公平和合理原則,幫助他們作出審慎的決定。 根據「認購意向安排計劃」的銷售安排,每名確認業主按照抽籖次序,在分配的五分鐘内揀選11個預留單位中的其中一個單位。若未能作出決定,順序的下一位確認業主則可在其分配的五分鐘時間內進行揀選預留單位,在他完成揀選預留單位後,先前的那一位確認業主將會被邀請再有五分鐘揀選餘下的預留單位。因此視乎情況而定,每名確認業主都有不少於10至15分鐘時間揀選預留單位。有關安排是在考慮每名確認業主的抽籖次序及較後抽籖次序的確認業主的等候揀選預留單位的時間後作出的平衡。 每名確認業主的揀選單位次序會在2015年3月24日舉行的公開抽籤決定。因此,每名確認業主在2015年4月11日參與的揀選單位前,已有18天的時間考慮及決定對購買11個預留單位之喜好順序。 由於
-
2015年3月13日
市建局深水埗福榮街項目收到13份標書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五)宣布,接獲13份標書競投發展深水埗福榮街項目。 招標遴選小組將評審各標書,並會盡快向市建局董事會提交有關批出項目發展協議的建議,由董事會作出決定。 市建局較早時邀請26家已提交發展意向書的發展商入標競投合作發展該項目。 福榮街項目地盤面積約596平方米,位於青山道及昌華街之間。項目完成後,預計可提供約4,471平方米住宅樓面面積,共90多個住宅單位,以及約559平方米商業樓面面積。 (完)
-
2015年3月9日
市建局「學建關愛」服務舊區助千人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的「學建關愛」義務工作計劃在2014/15學年夥拍了10間大學和非政府機構,服務不同舊區的基層家庭、長者、少數族裔及視障人士等,向他們傳遞愛心與關懷。 「學建關愛」是一項集合多方力量的關愛舊區計劃,透過與大學及社會服務機構的合作,安排多項活動,讓市建局員工與大學生義工隊將關愛帶入舊區服務居民。「學建關愛」自2012/13學年推出以來,約440名義工合共累積服務接近4,000小時,約千名舊區居民受惠。 市建局於上周五(3月6日)特別舉行嘉許禮,表揚義工過去一年的付出,亦藉此機會讓義工及基層家庭聚首一堂共慶新年元宵佳節。 市建局董事會非執行董事何海明先生及行政總監譚小瑩女士在嘉許禮上,向每一位參與服務的義工致謝,表揚他們的無私精神,並衷心感謝各合作夥伴的支持。 何海明表示:「『學建關愛』秉承了市建局服務舊區的使命,鼓勵年青人培養同理心服務社群,同時亦可深入了解我們在舊區的工作。未來,我們會繼續這項有意義的計劃,在大學院校及地區機構的支持下,去服務舊區內更多有需要人士。」 今個學年的「學建關愛」五項活動的合作夥伴包括香港城市大學、嶺南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大學、基督教勵行會、路德會石硤尾失明者中心、聖公會聖匠堂長者地區中心、旺角街坊會陳慶社會服務中心、鄰舍輔導會及明愛莫張瑞勤社區中心。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