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2004年
-
2004年6月19日
轻松手法推动楼宇复修
市区重建局与香港电台合作,在六月二十一日(星期一)开始一连六周,推出处境短剧,阐释楼宇失修对旧楼业主的深远影响,并鼓励他们注重楼宇复修工作。 市建局发言人今日(星期六)表示,据统计,楼龄达到三十年或以上的市区旧楼近一万幢,数目还不断增加;单单依靠重建拆卸的方法,无法有效解决问题。对於旧而不残的楼宇,若果藉着适当的复修,不但可以改善住户的居住环境,延长楼宇的寿命,更可以为楼宇保值。 他续称,「然而,很多旧楼业主对於楼宇维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致问题恶化到严重的地步,例如外墙剥落,他们才关注楼宇的安全问题;但届时他们往往要付出更多的精神和金钱,才能解决问题。」 继早前宣布动用二亿一千万元推出楼宇复修免息贷款计划和楼宇复修试验计划之後,市建局决定与香港电台一台联合制作三十辑短剧,进一步加强楼宇复修工作的推广工作。 一个名为「楼上楼下」的处理短剧会在六月二十一日开始,每逢星期一至五,在香港电台第一台早上十一时卅分的「开心日报」节目播出,并在当天晚上十时十五分的「有加有减」节目重播。最後一辑会在七月三十日播出。前後为时六周。 故事内容主要是透过两位旧楼小业主「黄师奶」及「陆师爷」的遭遇,以轻松幽默的手法,讲述旧楼常见的失修问题及解决方法、筹备及展开复修工程须知及介绍市建局如何协助业主进行复修工程等。 为了推动更多业主进行楼宇复修,和培养楼宇保养的文化意识,市建局会推行多项社区教育活动,加强旧楼业主对楼宇复修的认识。 「陆师爷」精采语录 「大厦复修保养等如预防疾病,小病就即刻医,一路唔理,讳疾忌医,将来无得医,变成危楼就後悔太迟。」 「大厦有僭建物,犹如装咗计时炸弹,随时会发生危险,趁大厦复修时一齐拆除,化算又安全!」 「预防胜治疗,复修旧楼,拖得一时唔拖得一世,点解唔早啲整番企理间楼,免得累己累人呢?」 「天台漏水,成幢大厦结构
-
2004年6月16日
大角嘴樱桃街合营项目招标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三)邀请 16 家发展商入标竞投,合作发展大角嘴樱桃街重建项目。 樱桃街项目地盘面积约48,500平方尺,预计在2008年落成。届时可提供高达459,000平方尺的总楼面面积作住宅和商业用途;另外亦会提供约11, 800平方尺的楼面面积作护理安老院。 市建局较早时公开邀请发展商提交合作发展意向书,在5月28日截止时,共有17家表达了合作意向。市建局董事会设立的一个招标遴选小组,经考虑他们的经验和财政能力後,认为其中的16家符合市建局订定的要求和条件,遂决定邀请他们入标。 所有标书必须在2004年7月8日下午5时或之前,送抵皇后大道中181号新纪元广场低座10楼市建局总办事处。 樱桃街项目是市建局在2002年3月展开收购工作的三个前期项目之中的一个。超过200名业主已取得现金补偿,在更佳的环境下展开新生活。同时,有约320户租客,已经获得安排入住公屋或取得现金补偿。 市建局希望这个重建项目不但可以破旧立新,改旧重建范围内的环境;同时,更可以带动邻近一带的地区更新工作。
-
2004年6月10日
市建局与嘉华国际合作发展庄士敦道项目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四)宣布,经过公开招标竞投之後,决定与嘉华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联广有限公司,合作发展湾仔庄士敦道合营项目。 庄士敦道项目位於庄士敦道及船街交汇处,是市建局在2002年3月展开一连串市区重建计划收购工作以来,首个完成收购及居民搬迁工作的项目,亦是市建局启动湾仔旧区重建计划的项目。 庄士敦道项目地盘面积约21,200平方尺。当建筑工程在2007年完成後,这个项目可以提供的商业和住宅楼面面积,估计分别约为28,000和190,000平方尺。 项目范围内特别保留了五幢有历史价值的战前建筑物,包括一列四幢位於庄士敦道的四层高广州式骑楼屋;这类楼宇在香港已经濒临消失的边缘。此外,一幢位於船街的四层高住宅楼亦会保留,它代表着香港在六十年代之前,「上居下铺」的家庭作业和生活方式。 嘉华国际是十四家入标竞投该合营项目的发展商之一。市建局董事会基於其招标遴选小组的建议,同意嘉华国际合乎所有招标要求,而它所开列的条件亦会为该发展项目带来最佳的利益。 市建局发言人说,评审标书时考虑了多方面因素,包括整体建议会为该项目带来的利益,发展商提交的设计,与四周环境的配合,以及如何善用五幢历史建筑物的建议等。 市建局发言人表示,嘉华国际在本港具有发展优质物业的丰富经验,市建局相信双方会合作成功。
-
2004年5月28日
大角嘴樱桃街项目招意向书结果
就新闻界今日(星期五)查询有关大角嘴樱桃街项目发展意向书一事,市区重建局(市建局)发表以下声明: 市建局共收到17份意向书,表示有兴趣联营发展大角嘴樱桃街项目。 市建局董事会辖下的一个遴选小组将会挑选合资格的机构,然後邀请他们进行竞投。预计招标工作将在短期内展开。 樱桃街项目地盘面积约48,500平方尺,预计会在2008年落成。届时可提供总楼面面积约459,000平方尺作商业和住宅用途;另外会提供约11, 800平方尺的护理安老院及约19, 000平方尺的休憩用地。
-
2004年5月25日
利东街项目发展概念比赛颁发五个奖项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二)颁发湾仔利东街项目发展概念比赛五个奖项予得奖的规划师及建筑师公司。 获得这五个奖项的公司包括卓建建筑顾问有限公司、蒋匡文建筑师事务所、廖宜康国际有限公司、城市设计顾问公司及云麦郭杨建筑师工程师,各入选作品可得奖金十万元。这次概念比赛共收到二十份参赛作品。 这是香港首次为大型重建项目举行公开的专业比赛。比赛范围包括利东街项目及周边地区,总面积达两公顷。参赛者除了符合其他要求外,亦需要就重塑购物行人街的特色、将利东街发展为行人街及保育三幢广州式的战前唐楼提交建议。 比赛评审委员会主席及香港大学建筑系系主任龙炳颐教授表示:「湾仔是香港一个具有魅力及饶富传统特色的旧区,而利东街项目则位处湾仔旧区的枢纽中心,将区内市建局其他项目及私人发展商的重建计划,策略性地串连在一起。」 龙教授说:「这次参赛作品质素很高,当中不乏具创意的设计概念,建议如何保留地区特色,以及加强这个香港历史地区的活力。」 「参赛者需要把市建局的四大业务策略,即重建发展、楼宇复修、旧区更新及文物保育,适当地融入其作品内,而又要顾及实际推行及财政的可行性,难度可想而知。」 另一位评审成员亦是市建局行政总监林中麟先生说:「这次比赛是社区参予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一年多前,市建局的湾仔分区谘询委员会已举行了一个地区工作坊;另外,我们更安排参赛者在设计作品前,与地区人士会面,了解他们的意见及期望。」 林先生表示:「对我们来说,地区谘询是非常重要,我们会为利东街项目的最後规划及设计工作,继续进行谘询,务求在重建过程中,在可行范围内,尽量保留地方特色,加强地区动力,活化湾仔旧区。」 评审委员会成员除了龙教授及林先生之外,尚有前湾仔区议会主席及市建局湾仔分区谘询委员会主席林贝聿嘉女士、香港建筑师学会会长沈埃迪先生及规划署署长冯志强先生。 市建局表示当局於未来两年内
-
2004年5月16日
樱桃街项目邀请发展合作意向书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明日(星期一)就大角嘴樱桃街重建项目,邀请发展商提交合作发展意向书。 樱桃街道项目是市建局在2002年3月,正式开展全面的市区重建计划之後,第二个完成居民搬迁工作并展开重建的地点。 樱桃街项目地盘面积约为48,500平方尺,预计会在2008年落成,届时可提供总建筑面积约459,000平方尺,作为商业和住宅用途。另外,亦会提供约11,800平方尺的护理安老院及约19,000平方尺的休憩用地。 市建局希望透过公开邀请私人发展商提交意向书,了解他们对参与联营合作的兴趣。 有意参与合作的发展商,需要提供资料表明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财政能力,符合市建局订定的要求和条件。 有关的合作意向书必须在2004年5月28日下午五时正前送抵皇后大道中181号新纪元广场低座10楼市建局总办事处。 市建局董事会设立的一个遴选小组将会评审收到的合作意向书,并邀请合资格的发展商提交标书。预计会在不久的将来正式招标。
-
2004年5月12日
庄士敦道合营项目截止接受标书
就新闻界今日(星期三)查询有关湾仔庄士敦道合作发展项目的投标情况,市区重建局发表以下声明: 市建局共接获十四家发展商竞投的标书。 市建局董事会设立的一个招标遴选小组,将会评审各标书,然後向董事会提交建议,由董事会作出有关决定。 今年三月,市建局邀请有兴趣人士表达合作发展意向,共收到三十二家发展商的意向书。市建局邀请其中二十八家合乎资格的机构,参与竞投发展庄士敦道的项目。 庄士敦道项目位於湾仔庄士敦道及船街交汇处,是市建局在2002年3月展开一连串市区重建计划收购工作以来,首个完成收购及居民搬迁工作的项目。 庄士敦道项目地盘面积约21,200平方尺。当建筑工程在2007年完成後,这个项目可以提供的商业和住宅楼面面积,估计分别约为28,000和190,000平方尺。 标书的要求之一是在项目范围内特别保留五幢有历史价值的战前建筑物,包括一列四幢位於庄士敦道的四层高广州式骑楼屋,以及一幢位於船街的四层高商住楼。
-
2004年5月3日
市建局新措施推动楼宇复修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一)宣布动用二亿一千万元推出新措施,协助旧楼业主进行楼宇复修工程,改善生活环境。 新措施包括两项计划,目的是协助旧区的业主,透过技术和物资的援助或免息贷款,为大厦进行复修工程。未来五年,估计有数以百计的多层大厦会受惠。 市建局行政总监林中麟今日宣布计划的详情时表示,「两项计划是针对三十年或以上的住宅楼宇,地点位於或靠近市建局的目标区。我们需要制定两套不同的计划,主要是根据去年试点项目的经验,我们发现有两大类物业业主,各有不同需要。」 「长远来说,业主立案法团对於推动楼宇复修及保养工作,至为重要。因此,无论是参与哪一项计划,先决条件是大厦必须有业主立案法团。」 其中一项计划属试验性质,市建局会为业主提供专业意见和维修物料资助。估计有一百四十幢大厦约八千个单位可以在这个计划下得益。物料方面的资助以复修工程总开支的一成为限,或每户三千元,以较低者为准。 林先生说:「这个计划下的大厦,都已列入屋宇署的『屋宇维修统筹计划』或『大规模清拆行动』名单之内,或已接获相关的法定命令。若果它们的业主希望趁机会为整幢大厦进行复修工程,市建局十分乐意提供协助。」 「不久前,我们在大角嘴区以这个模式推行数个试点项目,都取得满意成果。当业主收到法定维修令後,他们便会认真考虑长远的维修问题,但是他们往往要面对的困难,是缺乏筹办维修的经验,或者资金稍嫌不足。市建局便是在这方面补足他们的需要。」 另外一项措施是免息贷款计划。市建局决定拨出一笔为数达一亿九千万元的免息贷款,在未来五年协助没有收到法定维修令的业主,鼓励他们早日主动为楼宇进行复修工程。 市建局估计有四百幢楼宇约二万四千个单位的业主合资格申请贷款。 每位业主可以申请高达十万元的贷款,分五年摊还。对於年长或有残障的业主,若果他们正领取综援,财政上有实际困难,市建局可以考虑为他们提供资助,毋须申请贷款。
-
2004年4月26日
市建局与信和置业合作发展杨屋道项目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一)宣布,经过公开招标竞投之後,决定与海宝(香港)有限公司合作发展杨屋道合营项目。海宝(香港)有限公司为信和置业有限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 杨屋道是一个住宅及商业发展计划,占地约77,824平方尺,该项目的土地是政府划定给前土地发展公司的连系地盘,作为协助推行荃湾市中心重建项目。 地盘的建设工程将会在短期内展开,整个项目预计在2007年完成。 信和置业是十四家入标竞投该合营项目的发展商之一。市建局董事会基於其招标遴选小组的建议,同意信和置业合乎所有招标要求,而它所开列的条件亦会为市建局带来最大的利益。 市建局发言人表示,信和置业在本港具有发展优质物业的丰富经验,市建局期望双方合作成功。
-
2004年4月23日
市区重建局声明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发言人对於今日(星期五)政府宣布委任新一届市建局董事会有以下的回应: 对於政府宣布市建局董事会主席及成员的任命,市建局管理层表示欢迎。 市建局管理层期望在新主席郑维新先生及董事会的领导和指引下,香港的市区重建工作不断向前奋进。 市建局管理层同时衷心感谢现届市建局董事会的指导,其中特别感谢主席刘华森博士。刘主席对於市建局及其前身的土地发展公司,贡献良多。